记得十八岁那年,和当时最好的朋友坐在学校的树荫底下,说着各自将来的愿景,我们当时的学校是半封闭式的,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宿舍,接触最多的只不过是书籍而已,那时候个性孤僻,最好的解闷工具 只剩下看书了,当时的好朋友都处在正当青春年少时,都很有个性,谈起未来,觉得年过三十以后的人生简直根本没有要过的必要,大家都信誓旦旦的说:“一辈子活太长没有意思,我们只要活到35岁就够了。”
现在站在二字头的尾巴,想起当年那时候大家都那么较真的说着那番话的样子,还是会忍不住特别想笑。
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办法光明正大说自己年轻了,却还总是固执的觉得夏天是专属于青春的代名词。
似乎所有热血都有在夏天被允许存在的理由。
转眼将近十年的光阴过去了,很偶尔的,有时候我的脑海里还是会出现下晚自习后学校门口那亮了一整条马路的橘黄色灯光,我似乎还能清晰的记起那年当时当下的那种心情。直到现在,我都还是很执着的喜欢着宽阔的柏油马路,喜欢一整排的橘黄色的灯,喜欢专属于夏天的闷热的空气,喜欢夏天午夜一个人在街上像个傻子一样欢快的骑着自行车,抬头高兴的去寻找天空中尚存的的寥寥星光。
只是好像那些不知道是因为当时年幼,还是本身就是故作姿态的少年情怀,已经很久再没有好好重温过。
那群聚在一起言之凿凿的说我们过完35岁就去死,就对人生再无任何其他兴趣的18岁小孩现在还有滋有味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早已经忘记掉自己当年曾经说过那样一番话。
那时候觉得活到35岁就是人生的极限了,觉得十几年真的是好漫长,从18岁要过到35岁,真是一望无际,并且无法想象的漫长岁月。
可是站在现在这个年纪里想想,只是会觉得十几年真的是太短暂,短暂到来不及在匆匆忙忙的人生里和想见的人多见几面,和没好好道别的人好好道别就过去了。
现在的我们,有许多整天忙于工作,有许多整天面对一地鸡毛的婚姻,有许多变成完全精明势力的再没有少年灵性的大人。诚然我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讲究的是高效率高竞争,讲究的是踏实和以结果论英雄的粗暴观念。我也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多年轻无畏的超出常规的活法,人们在精确计算的始终是成本和盈利或怎么把利益再最大化,我亦无比明白并且理解责任的重要性,我也可以理解现在女生们把钱和物质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来拼命努力的姿态。
但我心里面还是有小小的私心,始终好希望少年时代所有有灵性的人,都会一如理想本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们来到这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年轻的时候真的好爱思考这种问题,现在已经完全再也不会傻气白咧的问出哪怕一句半句了,人越长大越往后的人生好像也没有宽容到让你有机会在某个安静的角落静静思考这种本质上来说是无聊的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很匆忙,认真总结一下我对长大后的人生最直观的感受居然是匆忙二字。所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具有紧迫感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老版西游记里面的那个猪八戒,在体味人生的路上就好像猪八戒在吃人参果,看起来好像吃得很有劲,可是我内心对人生的总体感觉还是走马观花似的“只知其型,而不知其味。”在匆忙的被时间掐着喉咙的路途上,我偶尔会怀念起那个少年时的自己,尽管个性确实是属于孤僻的那一类,但那时候对身边最亲近的死党还是愿意讲很多很多的话的,打电话跟她聊天能巴拉巴拉聊一两个小时,对待人生会有很多充满期待的憧憬。反倒是现在年纪越大,对人生的憧憬统统变成了尚需完成的许多责任,虽然那时的朋友现在都还有在联系,奇怪的是我早已没有那种冲动跟谁聊几个钟头的天了,年轻的时候可以聊自己喜欢的电影喜欢的书,活到这个年纪,大家事业上方向又不一致,能聊得也只剩下个自己的家庭和老公了,但是已然也是没有任何兴趣跟谁叽叽喳喳聊家常里短聊一宿。年纪越大好像越活越理智了,理智到只剩下无趣了,可是居然也觉得这种无趣也没什么可值得哀叹的,毕竟也是越来越从容了,知道人生有很多事永远都无法勉强,我们唯一能做的只剩下尽人事听天命的“努力”。然而从前到现在,现在到以后,我唯一一点从未改变过的应该是骨子里隐藏的热血。我依然希望年少时那些意气飞扬的朋友能在行进中年的大军里,没被生活磨损掉那些少年时的骄傲,依然希望最后我们各自所选的人生能有闪闪发光的亮彩色。就算不能重回18岁,就算再也不能像18岁那样无知者无畏,但始终能有属于这个年纪我们该有的多余的漫溢的对生活的承担和喜欢,长大以后能够喜欢自己给自己建立的那个人生,大概就是每个人这一生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最快乐的一种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