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背景
L同学,17岁高二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关于家庭
比较任性,爱自由,特别不喜欢被管束,但又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过,缺乏独立生活自立能力。
关于学习
从小太爱学习,上了高中后更不爱学习,觉得父母管太严。
喜欢英语,对英语学习比较自信,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易退缩,容易有畏难情绪。
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分散;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问老师,直接放弃;平时不用功、不复习,考前临时抱佛脚,及格靠运气。
L同学有渴望变好的需要,想要改变的意愿,想要考个好学校。但缺乏自制力,需要时时有人监督和把关。
关于人际
因小时候受过惊吓,所以胆子小,比较害羞和爱面子,不太能主动与人交流。
自认为性格单纯阳光,对自己较有自信,人格基础健全,有点轻微“强迫症”,有洁癖。
行为习惯
平时比较散漫,在家时有烟瘾,喜欢去酒吧和KTV玩耍,还喜欢胡思乱想,如谈恋爱,去哪里玩等。
身体素质比较差,不太能适应正常运动量。
理想化
对自己有期望,有要求,只是没找到实现的方法。
思想比较理想化、不接地气,认为道理都懂,也写了不少计划,但几乎很少执行,自控力较弱。
原因分析
该名学生高二时成绩严重下滑,遭到老师和父亲的双重否定,自尊受损,失去信心是其休学的表面冲突。
在生活中缺乏自立能力,意志力薄弱,容易自暴自弃,心理层面脆弱是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的深层原因。
此判断依据:
临床观察(学生入校后的表现、面对成绩下滑的态度、一贯对待学习的处理方式、日常生活言行观察)。
母亲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高中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从初中到高中,环境变化也导致个别学生不适应。有些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尤其是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能力还不够强,到了新的环境,经常因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焦虑,造成精力流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个新环境,也有个别学生会因为一点点挫折而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1、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
高一学生在初中3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
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的能力;
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而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2、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讲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3、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但一部分同学上课听讲不会抓重点,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行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数量,轻质量,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调整方式
矫治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时间管理、意志力训练
日常生活习惯训练
1、通过心理咨询辅导,纠正错误认知,改变旧有思维模式
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找到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以及使其自信的关键点,发现学生改变的可能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欠缺的地方,教给他方法,总结经验,培养他的自信心。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和他人交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使学生一直能保持沉浸在学习中的劲头。
2、通过一对一教学,解决学生基础不扎实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另外,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另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不懂就问,勇于钻研的精神。
3、通过行为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
还包括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友爱同学,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1、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2、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3、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后期回访
妈妈表示,孩子回家之后,做了计划,还担心不能像以前一样,光说不做,但这次回来之后,有执行起来,这是让我触动的地方。
学习很用功,现在已经回来2个多月了,考试成绩也从从原来的500多到了前200名,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习是一方面,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会将自己的房间整理好,也会帮忙做家务,感觉懂事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