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樱花开了又谢,叶子青了再绿。
田埂上,多了一些忙碌的身影,他们挽着裤腿、挥着锄头,边大声吆喝边操控着耕地的农具。
门口经过一辆摩托,驮着大小不一的幼苗,车上挂着一个喇叭,“声嘶力竭”不停地吆喝着:“辣椒秧、茄子秧、西瓜秧……”
这是小时候时常会听到的声音,颇为亲切。
时隔多年,“托疫情的福”,竟再次唤起了我的幼时记忆。
那个时候没有遍地的代步工具,有的只是一双承重的肩膀和一条能挑下所有的扁担。有的是手工艺者,有的是农家种地人,他们挑上糊口的本钱挨家挨户售卖。
他们卖竹编的背篓、卖草制的扇子,也卖几块钱的衣服……
小时候贪玩儿好学舌。每每听到小贩叫卖东西的时候,总忍不住地追着后面跑,跟小伙伴一起咿咿呀呀地逗弄小贩,偶尔也能混个小物件玩儿。
我们都当作战利品似的宝贝着,谁要也不给,除非拿你的“战利品”交换。
这一学,就是一整个童年。
后来长大了去外地求学,这个时节早已背上行囊去了远方,竟是再也没听过了。
当疫情遇上春忙,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没什么比养家糊口更值得村民关心。
摩托上兜售的幼苗正是农忙时期的及时雨,不一会儿便处理干净,连一粒土都没剩下。
大家捧着小苗儿,都乐呵呵的,今年的口粮有着落了,大伙儿有新鲜蔬菜吃咯。
小贩儿也乐呵呵的,几个月的培植有交代了,终是没亏本喱。
有时候满足就是这么简单纯粹,养家糊口过日子,一家人吃穿无忧、身体康健,其他的,慢慢来,总归都会好起来的。
趁着天色还早,赶紧把菜苗种下地,薅薅草、撒撒肥。春日尚好,这棵菜一定长得青翠又可口。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太阳落下去的地方,映着晚霞,田间辛苦劳作的人儿也忙碌了一整天。
田埂上,稀稀落落的身影,扛着锄头,他们笑着交谈着,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房屋瓦舍,鳞次栉比,孩童的欢声笑语弥散在饭香袅袅的炊烟中。
隔壁王婶婶家今日做了葱肉饼,唤着周围小孩儿一起尝鲜。对面陈叔叔家采摘了草莓,连忙用小碗盛着给我妹妹送了些过来。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得居于此,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