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意义的,是历经时间过滤,沉淀下来的
01
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我们会看上去很忙碌,不过等过了一段时间,回过头再看,好像也没做什么。
只有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经得住时间的过滤,沉淀下来。
闻思修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闻思修之后,就要回过头来反观自心,看看自己的变化在哪里?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哪些是通过闻思修沉淀下来的?哪些还仅仅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原因是什么?哪些是理解了,却做不到,未能融入心相续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定要让佛法沉淀下来,变成呼吸间就能感受到的、存在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气息或味道,这个人,有一种出离的气息、有一种慈悲的气息、有一种空性的气息、有一种清净的气息等等。
02
就像打磨一件玉器一样,我们要向玉器本身动刀子,实修中,我们的自心就是这件玉器,所以,不要心疼自己,刀刀都要落在心坎上,才有用啊!
所以,无感的闻思修行,基本上就是没用的闻思修行。没有入心、没有对心相续起到任何变化的闻思修行,也是无效的闻思修行。
大家要在实修上,坚持以终为始的原则,用沉淀在心相续中的状态,来检视闻思修行的程度,不到位的,一定要更加努力,更加精进。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是我在修行,我要怎么样,基于这个我作为主语的一切起心动念,都要拿掉、砍掉、消灭掉。
要把这个我、这个心,作为宾语,作为改造的对象,作为那块儿玉,好好打磨。这样做,叫做修心。修着修着,就明白了诸法无我,也就用不着那个我了,起心动念,都是利益众生,成就佛果。
03
在深度上,除了思维,没有更好地办法。我们可以参考学习金字塔的理论。通过阅读,只能够保留知识的10%,通过声音和图片,可以达到20%。
通过示范,可以记住30%;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通过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通过教别人,或是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
在教别人方面,正是佛法所说的,法布施,往往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法,受益于法。我们要尝试讲述佛法,利益众生。
当然,一开始最常用的方法,是合上书,把佛法讲给自己听,或者是写下来,写给自己看。
在这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自己的问题,往往就是自心不能融入佛法的地方,也是需要转念、需要改变的地方。
04
在马上应用方面,就是佛法里所说的,闻法即投入实修,即开始应用佛法。没有什么比使用佛法,更重要的了。
这和开车一样,虽然我们会开车,但是很久不开的时候,再一开车就会生疏。
当我们圆满了十万遍、百万遍、千万遍心咒的持诵之后,本来已经将法融于心了。如果我们很久不再念了,不去串习,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生疏。
所以,没有什么比使用我们熟悉的佛法,去利益众生,更重要的事情了。因此,遇到可以使用佛法的场景,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回到前面所说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把所有的法,一切法,都折现到当下,折叠进当下。
在人间合十
2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