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发现:男性对于爱情的忠诚度远低于女性。择偶标准不同:女性更倾向于找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男性,希望男性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财富,或者是一个很有力量,很有权利的人。男性对女性的选择标准是有健康的基因和良好的生育及抚养能力。因此,倾向于漂亮的外表,如丰满的胸部,红润饱满的嘴唇和脸颊,因为这是健康基因的表现。
进化心理学: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化心理学研究。
戴维巴斯说:我们在追寻达尔文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戴维巴斯认为人类的心理是一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这个自然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性问题。
从这里看就理解了,开始现在我们发现的现象。女性喜欢找更有力量,更有权利的男性。因为这样的男性在狩猎的过程中,可以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食物,给繁衍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男性需要女性有很好的生育能力,这在远古时代,是和身体条件相关的,如丰乳肥臀,腰腿比例等。所以男性比较好色,其实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起来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起源以及本质,还有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所以在现代心理学中,这样评价性进化心理学,说它是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范式,以及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进化心理学提出了一套假说,包括三部分:
第一、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钥匙
进化心理学认为,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人类的大脑中装着一个漫长进化的历史。这里的过去不仅是个体的成长史,还是人类的发展和进化史。人类祖先有99%的进化历史,发生在狩猎采集时代,这种漫长历史的分化过程给我们的心理带来的长久的历史积淀。比如我们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是怕水,怕火和怕黑的。其实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在狩猎的时候,我们害怕勇猛的生物,害怕黑,因为这些害怕我们找到了火。
进化心理学用进化的视角,去研究人类的心理。其中包括男性、女性的求偶策略,择偶策略,以及他们在寻找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研究在家庭中的冲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突。
把人放在整个社会中,什么样的人,天生更可能成为领导者?什么样的人,更多是服从者?
因此,进化心理学认为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钥匙。
第二、功能分解式探究心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进化晚心理学主张了解心理,首先要弄清这些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问题的,即其功能性;然后再研究其心理机制。
其解释程序:首先,分析某一心理所做作的工作,或者所完成的任务,去解释心理功能;然后推测功能背后的心理机制;最后追溯到机制形成的进化史,以及他最后的根源。从而根据终极原因,对心理做出解释。
第三、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一系列的适应器。
自然选择在反复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适应问题。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如何能够生存下来?这就是适应。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淘汰了一些人,留下了一些人。在通过这些适应期不断地进行新的适应。放到现在就是我们通过繁衍和适应,被设计和选择出来了。
在进化心理学中,也特别强调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原发的。主张放在整个环境因素,以及历史长河中去看。
作为情感咨询师,我们把重点放在男性的长期择偶策略,女性长期择偶策略,以及家庭的矛盾冲突上。了解为什么男性喜欢在婚姻中出轨?为什么女性很难接受某种男人?他为什么三心二意,为什么永远喜欢漂亮的小姑娘等等,这些内在的心理机制。
一、女性的择偶策略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现在女性与成功继承了我们祖先在择偶使的明智和谨慎。比如在狩猎时代,女性在选择雄性的时候,通常选择那些能带回来更多食物,更加强壮,在部落中更有地位和权利的人。
一个长期配偶,可以给女性带来一笔宝贵资产。这个资产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因此,在挑选合适的人选上也需要做出复杂的努力。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努力,女性形成了众多择偶偏好,内容各异。和男性比起来,标准更多,而且都和资源相关。所有和志愿相关的问题都是在帮助解决重要的适应性问题。比如在远古部落时代开始,女性就知道谁是我的孩子,即便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爸爸是谁,也知道我是孩子的妈妈。所以女性天然的,肩负着哺乳孩子,养育后代的功能,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一个跟自己最合适,去养育后代的伴侣。
一般来讲,女性是从配偶那里获取资源,这种资源并不是直接可见的。所以必须对某些品质非常敏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这些品质可能是财富,可能是未来的前景,可能是当下的资源。这就和一个男人的报复、智慧以及年龄挂钩。所以那些年龄较长的男士,有抱负,更加勤奋,体格更好,更具有技能的男性,都是比较抢手的。这就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女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并且活的好而做的一种适应性选择。
当然,我们在长期择偶过程中。这些品质不是显性的。大多时候是隐形的。而且许多拥有丰富资源潜力的男性,本身也是挑剔的。会有随意的性关系。这些又恰恰是女性所不接受的。这就是女性面临承诺的问题。解决手段之一,就需要对方做出承诺,来要求得到对方的爱。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做保证,说我爱你,等等。放在进化的角度,这也是一个适应性的结果。
这放在其他心理学流派中,会说女性更需要安全感。从安全感的角度,来考虑也是如此。在狩猎时代中,女性是需要男性保护的。所以,获得一个在竞技场上被轻易击败的,男性的爱和承诺是没有优势的。嫁给一个瘦小缺乏威力和勇气的男性,就意味着要冒着被其他男性侵犯,或抢夺财产的危险。那些高大威猛的男性就能给她们带来保护。这样一来,自己和孩子就有了幸福的保障。所以现在女性就根据这些身体条件成功选择了配偶。这也是远古时代的女性延续而来的。那些有威力又有勇气,高大威猛的男性,也是那些远古女性的后裔,是他们和优质的男性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后代,在千万年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的。
在漫长的婚姻过程中,如果丈夫染上疾病,或突然死亡,或者夫妻之间貌合神离,所有的资源承诺和保护,对这个女性来说都是没用。所以妻子会在婚姻过程中心甘情愿,非常仔细的去照顾自己丈夫的健康,以确保可以长期受益。同时又迎合丈夫的个性和兴趣,来保证忠诚和家庭的稳定。如今女性择偶偏好的许多方面,其实还是跟千万年前祖先择偶面对的适应性问题相对应。
学完进化心理学之后就会知道人类的发展都是适应性的,结果一直往前,女性的择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这里谈的,是一个大的现象,而不是个案)
女性的择偶标准,会随着四个背景因素,做出适应性变化。个人资源关系的,持续时间,月经周期,配偶的价值,居住地对于资源的需求程度等。比如择偶的偏好也会随着性取向发生变化,会出现一些同性恋现象。与收入低的女性相比,收入高的女性更看重未来配偶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女性也显示出对长期关系还有短期关系背景中择偶的敏感性。
1. 个人资源关系的持续时间
在长期择偶背景中,配偶必须是一个好的资源提供者和好父亲。如家庭中,如果女强男弱,女性会抱怨男性做爸爸做得不够好,或者觉得他在积累财富方面不够好,不够有力量等。这些都跟我们的发展心理学做了完美对应。这些品质在短期择偶中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2. 女性月经周期
它决定了我们要选择更有男子气,对称性更好的男性。相比那些不太可能受孕的时期。在这有可能受孕的时期中,会选择更有男子气,你在外形上更好的,这样才会受孕,并且保证后代也是比较优良的。这些其实是雌性在长期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适应性的结果。
3. 配偶的价值
择偶的过程中,女性会考虑男性的多种品质。比如男性是否愿意做出长期承诺,是否可靠,是否慷慨。因为如果女性比较轻率选择的配偶不能让她怀孕,或者在抚养后代的过程中,不能提供有力的帮助,那后代就不容易存活下来。相比于择偶谨慎的女性,择偶轻率的女性,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中被逐渐淘汰了。所以我们能够活到今天的女性都是比较谨慎的。
4. 居住地对于资源的需求程度
如果天下男人都好色的话,根据整个跨文化的调查,我们似乎可以说天下女人都拜金。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文化,无论是生活的,都市还是乡村中的女性。都非常注重男性的财力。在美国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美国女性对于约会对象的财产要求超过其他45%的男性。也就是说,你想要成为她的约会对象,就必须在其他45%的男性中胜出。如果你要成为结婚对象的话,要超出其他70%的男性。在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中,女性为1.5, 男性为0.87。总的范围是0到3。这就意味着在原始社会中良好的身体素质通常代表能够提供更多的食物。也可以为她和子女提供更多保障。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重视配偶的勤奋。因为勤奋可以带来高收入。在传统社会中,资源是由男性垄断的。所以女性通过外貌、性行为换取资源。因此有的理论觉得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独立,收入较高的女性。对伴侣的收入要求要低一些。但在进化心理学中,通过对不同文化种族的调查研究发现。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对配偶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的要求,其实是更高的。
另外,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还发现。女性在经期对男性的各种各项素质要求都会更高。比如在特殊时期中,更偏好阳刚的男性。这个期间嗅觉更加灵敏,能够凭借嗅觉判断出哪一位男性更加健康英俊。他们有时在婚姻治疗中,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比如把一些男人穿过两天没洗的t恤给一些女性去闻,她们可以通过气味判断喜欢哪一种男性。但不在月经期,就不具备这种神奇的嗅觉。所以调查下也发现,性魅力突出的女性更容易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配偶。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今社会中比起拥有智慧,50%的英国女性更愿意拥有一对丰满的胸部。
总结:女性为了生存,趋向于选择高大、强壮,更有力量,更有权力,也更加勤奋,年龄较长,能够给出承诺,提供更好的资源的男性;同时希望自己更有性魅力,如丰满的胸部。所以,女性都是拜金的。
二、男性择偶标准
结婚使男性拥有更多的优势,他们更可能找到一个性伴侣,特别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伴侣。同时结婚使他们确定了自己的父亲身份,因为他们拥有妻子的持续专属或者支配性的性接触。同时在适应过程中,男性也从婚姻中获益,他们对于家庭的投资和父爱的保护,增加了孩子的生存和繁衍的成功率。男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面临两个重大的适应性问题。
1. 辨别高生育能力以及搞繁殖价值能力,能够成功养育后代的女性。
男性评价女性吸引力的标准,是依据那些能够体现女性生殖能力的线索,这是进化而来的。生殖能力最重要的是年轻和健康,包括光洁的皮肤,丰满的嘴唇,小而低的下颚,对称洁白的牙齿,没有疤痕和感染,以及较低的腰臀比例的。
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外貌和身材,这一点并不是动物世界中不可更改的法则。然而对人类来说,男性面临了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出现了独特的性心理。他们偏好年轻女性,是因为人类择偶的时候是以婚姻为中心的,他们的欲望集中在未来的生育能力上,而不是短暂的当下的生育。所以,他们更看重外貌和身材,这些是未来配偶生育潜能的可靠线索。
二、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问题
人类进化历程中,那些漠视该问题的男性,就冒着抚养别人子女的危险。所以,许多国家的男性都非常重视未来新娘的童真。男人最希望有一个迷人年轻性感的妻子,同时还希望他是忠贞不移的。这具有全球的跨文化的一致性。
男性长期的择偶策略,是为了获得三种收益:一是长期择偶策略的男性做出了长期承诺,更容易获得女性的青睐;二是有助于子女的存活与发展;三是在这种稳定的关系中,男性更容易确认女方所生的子女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
这里涉及的两个核心要素是生存与繁衍。比如20岁的女人繁殖能力是最大的,25岁左右的女性生育能力是最强的,最容易受孕,并且可以顺利生产。所以最吸引男性的一般都是这个年龄的女性。与女性普遍喜欢年长的男性不一样,男性普遍喜好比较年轻的女性。20多岁的时候,喜欢比自己年轻两三岁的。30多岁的时候,喜欢比自己年轻五岁左右的。而40岁的时候喜欢比自己年轻十岁左右的。所以男性年纪越大的时候偏好的女性与自己的年龄差距就越大。但在青春期中,男性都更加喜欢比自己年龄长一点的女性。所以,整个择偶过程中男性的偏好都是与女性的生育能力最强的年龄段相重合的。
容貌在跨文化的对比中,整个人类的偏好是相似的。都喜欢面部更加对称,皮肤更加有光泽,同时喜欢长发,以及有光泽长发的。男性对女性的审美并不是盲目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形成的。美往往暗示着身体更加健康,生育能力更强。在欧洲中世纪的油画中,女性的身体其实是很丰腴的,不像现在以瘦为美。关于身材,不同的文化中偏好也不一样。
在食物比较缺乏的文化中。喜欢身材胖一点的女性。在食物丰富的文化中,身材苗条的女性比较受欢迎。在幼年时,男性和女性的身材,往往没有太大差别。青春期开始发育后,女性的臀部和大腿就比男性多积聚出了40%的脂肪,这就会让女性的腰臀比小于男性。而腰臀比和身体健康的程度以及生育能力指标紧紧结合的。通常觉得健康的女性腰臀比是0.67到0.8。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喜欢穿束腰的衣服。可以让我们看得见胸部,还有纤细的腰部以及臀部。这其实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因为审美不同而留下来的。这种审美又跟我们的生育联系在一起。
雄性对于忠贞的重视,目前随着节育技术的普及,男性对于婚前忠贞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1939年美国的,男性非常重视婚前忠贞。到了近些年,在18项品质中,婚前忠贞的重要程度被美国男性排到了第17位。还有一些文化是非常重视婚前忠贞的,比如中国、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亚。法国、荷兰、挪威等国家,婚前是否忠贞无关紧要。在量表为3地调查中,婚前忠贞的重要程度为0.25。瑞典做过一个调查,在那个地方,甚至没有人结婚之前还是处女。
通常而言,一个国家女性经济独立,男性在择偶的时候就越把忠贞放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但即便是在欧美国家,婚后的不忠,都是让人极端反感的。这就是我们看待婚前性,以及已婚男性择偶策略的角度,这一角度也给我们看当今男人和女人在情感选择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总结:男性更确定地养育自己的后代,倾向于选择健康、年轻(20-25岁)的女性为妻,同时要求女性的忠贞。随着节育技术的普及,男性对婚前忠贞的重视程度下降,但是对婚后还是很看重。
三、男女短期关系策略
在远古时期,男性在短期关系中获得的繁殖收益是直接的。可以使更多的女性成功受精,繁衍出更多的子女,从而增加后的数量。所以相比于女性,男性在短期阶段的时候,往往降低择偶标准,不在以择偶的策略去思考短期性关系。对于短期关系,有更大的欲望,希望拥有更多个性伴侣,能够在交往过程中,更快的进入到性关系阶段。
短期关系必然是需要两厢情愿的。女性在短期关系中的会获得适应性收益,如经济收益、物质资源遗传收益、更换配偶获得性技巧、操纵配偶等。在短期关系中,女性所获得的收益又叫作既得性收益。
相对而言,自我知觉配偶价值较高的男性往往更容易发生短期关系。
自尊较低的女性比较容易发生短期关系,即浪荡女性价值低。
四、亲代抚育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后代是父母基因的载体,因此,要选择一个更适合孩子繁衍存活的养育机制。哺乳动物中,母亲往往比父亲提供较多的亲代抚育。这种抚育的功能,从进化角度来看,可以用三种假设给出解释。
一、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假设
母子关系的确定性是100%,但父子关系的确定性<100%。所以男性比女性,在养育过程中投入更少。爸爸倾向于选择,最优秀的或者很可爱的,以及面部长得像自己的孩子。
二、遗弃
爸爸比妈妈更容易遗弃孩子。
三、择偶机会的代价
付出亲代投资,男性的代价>女性。因为这种投资让他们丧失了其他的择偶机会。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父子关系不确定假设和择偶机会的代价假说,这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在养育孩子上,特别是在生命早年,没有女性那么投入的大概率原因。根据预测及调查的推断,亲代投资的机制在三种背景下比较敏感。
第一种是与自己的亲缘关系;
第二个是后代把亲代抚育转化为适应性的能力。比如先天不足的孩子,容易被遗弃。年幼的孩子比年长的孩子更容易处在被虐杀的危险中。
第三是亲代投资资源的其他可利用途径。比如年轻的母亲比年长的母亲更可能犯下伤害婴儿的案例。男性通常会比女性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择偶等。这些都影响亲代投资机制。这三个背景的影响可能改变亲代投资,也就是在男女抚育孩子不平等上的投资。
父母与子女冲突的进化理论,表明了父母和子女的利益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他们都只有50%的相关基因。
1.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在子宫中就发生了。比如胎儿脐带绕经,自发性流产,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母亲与孩子的冲突。有母亲在刚刚受孕时很不想要这个孩子,身体会配合母亲发生自然流产。
2. 随着双方年龄增长,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子女对父母的重视程度。在进化过程中,子女逐渐长成青壮年,组建自己的家庭繁衍自己的后代,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家庭和后代中,以确保他的家庭能够很好的繁衍。所以子女对父母的关注就不如以前,这是进化论的原理。
五、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两性冲突和家庭冲突
进化心理学家对男女之间的冲突,提出的一些关键看法。
1.策略冲突理论
一个人阻碍或破坏他人为目的而设计的策略,实施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如愤怒、嫉妒等这样的消极情绪,都是进化而来的策略冲突的报警器。
2. 关于性接触的冲突。
两性冲突中最大的一个方面是性接触的冲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男性总是比女性容易推断出更多性意象,如微笑或一些小动作这些模糊的信号,对男性而言都可以捕捉到性的信息。其次,男性有时会欺骗女性,尤其在感情投入程度和长期关系的意向上采取欺骗,以达到获取短期性关系的目的。
3. 工作场合的性骚扰
任何一种性骚扰行为,被地位低的人骚扰,比起被地位高的人骚扰,女性会表现出更大的愤怒。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同胞冲突,亲子冲突和父母冲突是家庭生活的三种基本冲突形式。这三种冲突是非常普遍的。
1. 同胞冲突
是指在同一个家庭中,同胞为了争夺父母的资源互相竞争。小时候是竞争抢奶水,妈妈抱和玩具等。长大后,竞争政治遗产,如李世民杀了自己的皇兄,历史中很多皇子的竞争都是同胞冲突。
2. 亲子冲突
在亲代的占优策略中,尽可能的让子代都获得资源,而不是屈服于某个孩子的意愿。而子代带总是想办法去更多的资源。这就产生了亲子冲突。
3. 父母的冲突
类似于经济学的搭便车。男方希望女方尽可能照顾自己的后代,而自己再去寻找第二个女人,让他传宗接代,生下私生子。女方有可能怀上别人的孩子却隐瞒她的配偶孩子的真实父亲是谁?这就是父母的冲突。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些个体的部分,比如放在整个社会族群的视野中看地位声望和社会支配等,也有一定的特症。
如支配者和顺从者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支配者的特点:有挺拔的身姿,低沉而洪亮的嗓音,直接的眼神交流,大步流星的行走,面部特征以及体型等。支配型的人通常站的笔直,面向大家双手叉腰,胸膛舒展。他们的目光可以关注到很多人,而且他们在谈话时,总是看着别人,不会经常露出笑容,他们用身体去触碰别人,说话的时候声音洪亮,语速缓慢。他们会用手去指着别人。
服从型的人,常常是相反的。他们身姿通常不是笔直而是弯曲的。他们经常露出笑容,他们说话的声音低而柔和,或者说非常低沉,当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们总是看着对方,并且不断的点头。相比于支配型的人,服从型的人不会去打断对方。他们在演讲的时候总是去看地位较高的人,不是一个群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整个人类族群中显得不可替代。从进化的角度看:
1. 要去提高自己的生育,让别人知道你拥有某个独一无二的特质。
2. 认识到自己拥有某些个人特质,而且这些特质是海南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
3. 掌握一些专门的技能,以此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4. 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寻找适合的生活圈子。在这个群体中,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你的独一无二的特质。因为那是很少有人拥有的。
5. 如果一个群体不大看重你拥有的独特品质和能力,或者很容易找到其他人来替代你,那么你就不要生活在这个群体当中。
6. 竞争,击退那些跟你拥有一样特质的竞争者。
进化心理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慢慢地走向统一。由于自然选择是唯一已知的,可以产生复杂有机体的设计,所以进化心理学似乎是唯一的原理论。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的发展来讲,进化还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考察,人类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心理学想要成为一门整合的科学,必须消除传统学科的界限,变成一门更加整合的科学。进化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和生物进化的整合,或者心理学和整个人类时间轴以及行为的整合。相信未来,心理学也会和更多的学科进行不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