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应姨父的邀请,和爸爸去永昌转转,圣容寺、罗马小镇、骊靬古城,一个都没落下。回去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因为一些原因,我们不得不从水库直上。
刚开始还好,不一会儿,两边没有了路灯,道路也变得难走。路面坡度很大,如同过山车一般,我们及其小心,仍要不时来个急刹车。经过一个弯道的时候,又是一个急刹车,我们立即向左拐。原来,马路两边虽有护栏,却是不连续的,在弯道口,正好有一小段空缺,加上光纤昏暗,很容易认为前方有路,从而面临开下路的风险。
那天,平时感觉很短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40分钟,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前路漫漫。
好容易走上了有路灯,平直的马路,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而幸福总是太短暂。转眼,我们又进入了黑暗区。这段路,正在施工阶段,还没有铺上沥青,是典型的“土路”,车子一直颠簸着,车窗的震动和石子被碾压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难听的噪音。
彼时,我的内心犹如万马奔腾,尘土滚滚。一方面想着快点驶上平坦的马路,另一方面,内心却是想着再也不要走这种土路了。
只是这种想法刚一生出,我就觉的有些别扭。那一刻,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内心是惧怕的,惧怕这糟糕的路况,惧怕这不舒服的感受。
思绪飘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我还在农村上学,村子里没有一条沥青马路,有的只是石子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土路。每天早上,爷爷都会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刮着大风的时候,连眼睛都睁不开,实在骑不动了,爷爷就下来推着车子;冬日的早晨,天还没亮,爷爷又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握着车把送我去学校。自行车走在土路上,有时候屁股被颠的发疼,脸蛋被风吹的生疼。但那时候,从未觉得条件差,相反,感觉很知足。
现在,坐在小汽车里,没有了凛冽的风,也不怕屁股被颠疼,却害怕走颠簸的路。是生活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生活?
曾看过一篇小说,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出生贫寒,因能力出众,被富家千金看上,他们结婚了,后来因为一件事情触怒了老爷子,将他们赶去小山村,做一对贫贱夫妻,结果,男主人公无法忍受贫苦的日子,之前的生存技能,他也懒的用,最后两个人活活我死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通常,我们习惯了舒服的日子,就很难从舒服日子过回苦日子。
将一只青蛙丢进水中,慢慢加热,青蛙会在不知不觉中死去,相反,若是将青蛙突然丢入滚烫的开水,青蛙会立即跳出来。这就是著名的青蛙效应。安逸舒适的环境会滋生懒惰、放纵,思维模式也会随之改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不能过回苦日子的原因。
能屈能伸,内心足够强大,既能把日子过成一首诗,又能在环境改变时,从容应对,这该是我们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