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行业交流活动加入了拆书家大本营,我想说最先了解到这个读书法的时候我是不以为意的,只有拆过一次后,才知道了它的好。好在哪里:
第一:至少,再次和别人谈起这本书,我记得最清楚的除了书名,还有我最受益的片段;
第二:我能一条一条的罗列读了一本几十元的书后对我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哪些无法估价的影响。
第三:像这样写出来理顺思维的同时还锻炼了写作时的联想能力呢。
ria都是什么:
R(阅读中中引起你思考的片段)、I(你提炼的要点)、A1(联想到的自己从前经历)和A2(以后怎么应用、这是重点)
分享我的一篇拆书笔记:
r:《你有几个灵魂》朱建军
佛家有一个比喻,大致是说每一个人的灵魂就像一颗钻石,而世界上的人和人就像钻石交相辉映。在每一颗钻石上都映照着其他钻石的影子。应类似于共鸣这一种物理现象。两把琴上有调谐到同样音高的弦,在我们弹其中一把琴上的弦时,另一把琴的相应的弦也会发出声音,这就是共鸣。子人格之间的感应也是一样。相似程度越大,这种感应就越明显。在日常的语言中,我们干脆就用“共鸣”这个词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应现象。相互感应使每一方都得到加强,在情绪上也会带来一种相互接近和相互喜欢的倾向。当我们和另一个人谈得非常投机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应使我们相互喜欢。即使是双方在消极的情绪上相互感应,也可以得到一种“同仇敌忾”般的好感。这和精神分析中的“客体投注”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客体投注中的客体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而感应时我们喜欢对方并不是因为他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只是因为对方与自己相似。就是说,我在别人的“团体”中看到和自己“团体”中某一个子人格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子人格,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这就是我的那个子人格。我不再固守人与人的界限,相反把别人的子人格和自己的说成是一体的。消融产生了一体感,这个子人格被大大加强。
i:与和自己有相似子人格的人在一起,这个子人格大大加强后,对自己的情绪起很大主导作用。
a1:曾经我的公司里来了一个和我共同的具有“自负愤青”性质子人格的小伙伴。
本来此前我俩和我们的领导私下关系都很好,经常一起吃饭以及愉快的玩耍,但他来公司后不久我们忽然从某一天起共同质疑领导的各种决定,经常一拍即合的提出反对意见,那段时间里,我感觉到我们的负能量和抱怨情绪日益增长,现在想来,应该是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下,成倍的膨胀了。
就酱持续了很久后,小伙伴离职了,而我的那些 "自以为对”的膨胀情绪也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一样,慢慢泄了气,我也没那么大的劲头去质疑了,又回到了埋头苦干的节奏中。
a2:朋友有的时候确实能够带给我们很多欢乐和相知的喜悦,但是,有的时候因为彼此带有负能量的子人格太相似,也会出现互相之间无法开解,互相传递并成倍叠加坏情绪的时候。今后针对不同的事情,我要尽量选择和在此方面能够给予自己帮助,给予正能力指引的朋友进行交流。
比如我一直害怕要小孩这件事,我每次和跟我一样这方面恐惧的闺蜜交流起来,她们总是以更加夸张的情绪来回应我,讨论过后我们又一同带着彼此更深一层的恐惧惴惴不安的分手了。但如果我和那些晒娃狂魔们去讨论,她们会立刻柔情似水的为我讲述娃的可爱,我也许就会削减很多恐惧情绪,充满期待的迎接它了。
a2:通过慢慢识别自己不同子人格的优缺点,不同环境下,能够跳出来看清自己,学会自我调节,在成长中平衡子人格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出现在该出现的场合里。
譬如这本书的作者了解到自己有一个狮子的子人格。于是,在一些适合狮子出现的场合,比如,在引导学生做心理训练的时候,他就会在心里喊狮子出场了。狮子的原型是比较权威的感觉,有力量。他就会在训练的时候找到那种从容、自信的感觉。
这种方法也会慢慢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快乐成长的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能够适时调动自己在某方面具有"正能量”的子人格和其他人的相似子人格做加法,另一方面更进一步的自助、助人,当朋友有坏情绪时,帮助别人把它们带有“负能量”的子人格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