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先人曾说,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他们是把读书和旅行同时当作了提高知识水平、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如果说,书籍代表的是前人的间接经验,那么旅行所给予人们的则是直接的人生体会。读书只是获得书本知识,而“行路”则是要使这些书本知识因为生命经验的亲历而得到激活。只有这样,所有的知识才能成为属于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西方人也同样注重游历的经验,只是他们最终不一定要把一切经验变成可以实用的财富,他们注重的是享受自然、享受过程。卢梭在青少年时期,即在华伦夫人的影响下喜欢上了漫游生活。“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这教师不仅使他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而且陶冶了他的性情,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观。
作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卢梭主张“性善论”,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提倡“归于自然”的教育理念,要培养“自然人”,即和谐自然的人格,这是不同于以往的新人形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卢梭的这种教育理念,与他热爱大自然,喜纵情于奇山异水的生活无疑是契合的。
长时间在室内跑的自己偶然接触到室外徒步,那一刻就感觉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也就是这次徒步,让我突然意识到,把脚伸得更远,心就自然会与自然靠得更近!而这种与自然贴的更近的关系,让自己一颗蒙尘的心也突然变得明澈起来,在愉悦里,我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
阳光潋滟晴方好,一树红枫千古绝,一簇梅花压树头,一片花海心安然,得景更得心头适,平路台阶拾级上,登高望远精神爽,坐看青山绿水间,冬至花开依然盛。置身森林与花海之间,在浓密的树丛中你学会找到方向。
也许在一趟徒步后回来你就会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再彷徨,不再迷茫。学会向自然去学习,敬畏自然,从不依靠,从不抱怨,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放下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所有最精彩的旅行,都不是发生于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发掘内在的自己。
待在城市太久了,思维可能会像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被固化,被限制在格子间的想象力也会遭到扼杀。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你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的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同意就能飞翔。
世界是一本书,不出去走的人只看到其中的一页。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金钱,有限的精力,去看无限的风景吧。生命在于运动,旅行是生命的开始。外省让人见多识广,心胸豁达,它会让你更有自信,不会在物质与精神世界迷失自我。
世人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所以你值得浪费一生去修炼一颗有趣的灵魂,去真正体会精神的富足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去保持全身心的愉悦给你带来面对世间疾苦的勇气。我也曾开玩笑跟朋友说:“你看,世间本就众生皆苦,那何不快乐的活着呢?这世上总有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愉悦的心情,有趣的灵魂,珍贵的情谊……活得简单,自然心态就好,哪怕皱纹因笑容和时间而滋生,我也不后悔,因为那是快乐和时间的痕迹,正在鼓励我去寻找一个日渐变好,与时间和睦相处的自己。”
山无棱,人有情,天地合,悟世间,多自省,闲时看书,迷茫外观,走马观花,物我犹在,只争朝夕,心之所往,生命自是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