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11年6月在网上出现了一个视频《蒜可怜》。这是一首歌,套《菊花台》的曲调重新填词,改编作者为“哦~非发走丝”。
这个视频,自始至终只让观众看一张照片。照片上是2003年“非典”期间,金乡县往北京运送大蒜的车队。头车上的大牌子写着:“山东金乡有机大蒜,捐助北京抗击‘非典’”。
那个男声,音质颇佳,表达出的哀怨与愤懑憾人心肺:
金乡大蒜,今年很惨淡,
价格比去年,不增又减,
大蒜市场,早已变了样,
鱼山南店子市场已成过往,
蒜到市场,价格将人伤
不得已存库上,任它存亡
梦在远方,我们翘首望
2010就在身旁
大媒体,网络上
你的笑容已泛黄
蒜贱人断肠,你们却在观望
蒜农门,狠(很)受伤
希望价格快上涨
只有我孤单在这里,轻唱
回首去年,心里似蜜甜
种上了几亩蒜,能卖好几万
建了新房,生活也改善
“砖家”和媒体都看咱不顺眼
“砖家”批判、媒体跟踪咱
种蒜的那滋味,谁又看见
农民的苦,你视而不见
你只看到,大蒜卖钱
电台上,报纸上
你的笑容已泛黄
蒜贱人断肠,你们却在观望
蒜农们,狠(很)受伤
希望你们帮帮俺
可“砖家”媒体在身边—围观
我认为,有关人士该认真听听这首歌。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经常派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这些歌谣经过孔子的选择与编辑,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诗经》。《蒜可怜》,是21世纪的一首“国风”啊。
番外
很多事情遵从内心,顺其自然吧。
学会止损,就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