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转眼就进入了腊月,小时候只要进了腊月,只要妈妈准备过“五豆”的东西的时候,就知道,马上就要过年了。那时候是多么的盼望过年呀,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吃好吃的了,可以穿新衣服了,可以天天出门走亲戚了,可以天天在村里看乡亲们演的大戏了。
五豆节,就是农历腊月初五这一天。好多地方都不过,但耀州方圆的乡亲基本都过,小时候,刚一进腊月,妈妈就开始把秋天挂在院子里的架子上的玉米拿下来几串,我们姊妹几个麻利的剥好玉米。妈妈把剥好的玉米粒和麦子先用水把他们彼此都泡上,一般要泡一天一夜。泡好的玉米粒再放到石窝子里,用石锤搥玉米,把它的皮去掉,如果搥的技术好,泡过水的玉米粒一个都不会烂,都是完整的玉米粒,而且都脱去了外皮,麦子也一样的命运,都要在石碾子里历练,脱去外皮。它们就成了麦仁和玉米仁。然后在腊月初四晚上妈妈就早早就把舂好的玉米仁,麦仁,红豆,黄豆,芸豆,在加上小米。一起煮进大铁锅里,那时食材不多,一般配齐五种就行了。我想大概寓意五谷丰登,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吧。
经过一个晚上的熬煮,第二天早上一锅热气腾腾的五豆粥就出锅了。玉米粒一个个都煮开了花,小小的麦仁也都两头都各开一个小小的花,煞是好看。煮好的玉米仁吃在嘴里绵绵的,不象往常那般生硬,没有了外皮,真个口感都温柔了好多。麦仁反到咬起来特别筋道,红豆负责上色,熬久了,粥里已经找不到它的身影,黄豆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芸豆绵软绵软的,咬开皮,全是绵软的的粉。如果有大枣放几个,那可就真绝了,色,香,味,全了。
各种豆子经过熬煮全都变成了红色,整个粥的颜色也是红澄澄的,这也预示着来年生活红红火火。
腊月初五早上,你看乡亲们,关系好的都你给我家端一碗,我给你家端一碗,大家都彼此品尝,看看谁家的味道最好。其实也是辛苦了一年的乡亲们彼此晒感情的一种方法。平时都在忙碌,疏于联络感情。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这是年节里的第一个节日,歇冬的亲人们都大方的将自己对来年的期盼和希望分享给乡邻。
如今这些节日慢慢的都被淡忘了,已经好多年没吃过五豆粥了,各色各样的粥品真多,但都吃不出小时候妈妈煮的五豆粥的味道。一直在想,为什么小时候的味道如今怎么也吃不出来了??
这个五豆节煮一锅五豆粥,尝尝小时候的味道,也将生活的期盼都煮进粥里。
其实每个节日都是祖先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日子的期盼。
进了腊月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