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根据《设计之下》一书中“反馈提示”的内容做了案例分析,同时结合了公司产品进行举例。记得2016年12月做完一次线下分享后,ppt一直沉睡在电脑里,最近想把之前总结的几篇文章都发出来,欢迎交互道路上的同仁们,一起交流~~
后续还将发出“如何设计体贴的产品”、“未来的输入方式可能是语音”。
一、为什么要反馈
1)人与人的交流中,无法忍受的一种情况是:对方对自己说的话没有反应,好像视而不见
2)没有反馈或是不友好的反馈,就好像冷冰冰的人一样,会给用户带来无助或不悦的负面体验
给用户及时、恰当的反馈,是交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见下图。
及时恰当的反馈的用处
1)能够告诉用户下一步该做什么
2)帮助用户做出判断和决定
二、反馈的形式
反馈的形式多样(见下图),所有的提示都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位置,用简短而清晰的文字提供有用的信息,不让用户产生迷惑。
1、Toast/浮层
先来说说“toast”反馈,它是用户操作结果的反馈提示,通常只是短暂出现在画面上,就像气泡一样过一会儿就会自己消失,并不需要对它进行任何操作。用于告诉任务状态、操作结果,见下图。
再来看看“浮层”反馈,它是一种用户引导类的提示,通常不会很快消失。有时会带有一个指向具体位置的小尖(如:滴滴、闲鱼),提示用户需要关注哪个位置。用户需要点击指引区域或是点击关闭按钮,来让提示消失。
总的来说,toast和浮层,优点是不影响当前操作,反馈及时;缺点是容易被用户忽略,所以不适合承载太多文字或重要信息。
2、弹窗
弹窗分“模态”和“非模态”2种,需要考虑场景使用,参考下图。
模态弹窗:强迫用户关注弹窗内容和操作,并屏蔽背景的所有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可退出操作;文字描述尽量简洁无异议。它通常分为Dialog对话框和Actionbar底部功能框2种设计方式,可根据实际场景选用。一般当Dialog对话框出现三个或以上的功能按钮,会增加用户的功能选择负担,所以需要使用多个功能按钮选择的时候可考虑使用Actionbar。
非模态弹窗: 不影响用户当前操作,可常在,类似浮窗。通常明显区分确认和取消的颜色,说明可能造成的损失,见下图。
弹窗小结:
弹窗的出现,会强迫用户关注弹窗内容和操作,对用户形成严重的打扰。根据使用场景,尽可能减少模态的设计。确保每一次用户都能安全的退出路径,回到预期操作。若出现三个或以上的功能按钮,尽量使用底部功能框。
3、按钮/图标/链接的按下状态
按钮:在现实中按一个按钮会立即有按下状态,比如下图。
在人机交互中,当用户在屏幕上按下一个按钮或链接时,也需要有状态的改变,让用户知道界面已经接收到他的操作了,见下图。
4、声音UI Sounds
声音是人体感官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是产品用户体验中的一个方面,但很容易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常见于游戏设计中,游戏中的反馈设计,是让玩家快速适应游戏操作,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的重要手段,见下图。
而在人机交互中,恰当使用声音反馈有点睛效果,给人带来愉悦感,比如下图的例子。
那什么是好UI Sounds的设计呢?你需要达到以下3点:
1、符合用户预期(即接近现实生活场景)
2、表达明确且准确的意义和情绪
3、良好的声效感官体验(悦耳度、声响、时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适合加上声音,很多情况下,不使用声音是更好的体验,所以你必须允许用户应用内静音。任何「自动播放」、「强制播放」声音的体验都应该慎之又慎。
5、振动
举生活中一个实际的场景,使用电动牙刷,使用过程中牙刷给牙齿强烈的进行中触觉反馈,并且每30秒振动2下提示换边,用户无需计时即可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在人机界面中,振动被广泛应用在,如来电、短信、数据线已连接充电等,见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振动是一种比较强烈的触觉反馈,可用来代替或加强声音提示,但不可乱用。
6、动画
动画,着重强调:贴合产品,有趣、及时。举个常见的例子:下拉刷新,运用有趣的动画能让等待不再枯燥,见左图。
如滴滴打车场景一样,用户发送问诊单,等待医生接诊,界面上不断出现可接诊的医生头像,动画效果及时快速,帮助用户直观了解操作的结果,见右图。
三、反馈的内容
反馈内容主要由文字组成,文字信息应该简洁易懂,避免使用倒装句,最好一两句就能将意思表达清楚,避免使用过于程序化的语言。
内容的类型由以下4种:
信息,下面举例几个场景:
警告:一般用警告框表示,用于向用户展示对使用程序有重要影响的信息,见下图
错误:文案提示用户操作出现了问题或异常,无法继续执行。
确认:用于询问用户是否要继续某个操作,让用户二次确认,为用户提供可反悔、可撤销的退路。
四、反馈出现的位置
根据不同的场景,会出现在以下几个位置:状态栏、导航栏、内容区上方、屏幕中心、菜单栏上方、底部(覆盖菜单栏)。
状态栏,优点:刷新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不让用户空等、还能去做点别的事儿,弱化等待过程;缺点:位置不明显,建议做重要程度不高、或有跨画面显示需求的提示。(见下图)
导航栏:适合显示临时的较重要的提示类信息。一般是连接状态的展示,表示产品正在努力连接网络、拉取数据中。(见下图)
内容区上方: 位置在内容区上方、导航栏下方,通常为下拉刷新,是加载新内容的一种快捷方式。默认的提示信息是隐藏的,向下拉界面时才显示对应的提示信息,以引导用户操作。
屏幕中间:通常为整体性的比较重要的信息提示。需要引起用户重视的、系统提示均可以显示在此位置,见下图。
菜单栏上方:可以是应用的整体信息的提示;也可以是与界面底部内容相关的提示。
底部(覆盖菜单栏):在此位置显示提示,是根据app独有的特性而设计,可能是对于新形式的一种追求,keep的这种设计,保持操作了位置的连贯性。
五、反馈的设计原则
——为用户在各个阶段的反馈提供必要、积极、即时的反馈
——避免过渡反馈,以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打扰
——能够及时看到效果的、简单的操作,可以省略反馈提示
——所提供的反馈,要能让用户用最便捷的方式完成选择
——为不同类型的反馈做差异化设计
——不要打断用户的意识流,避免遮挡用户可能回去查看或操作的对象。
以上是关于“反馈”一章的案例介绍,整篇粗浅列举了微医app的大部分案例,很多地方没有深入研究,欢迎大家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