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讲尧舜禅让的故事时,和女儿有了一段有意义的对话,今天想分享给大家。
我问女儿,你还记得《格林童话》里“狼和七只羊”的故事吗?
女儿:记得啊!就是讲七只羊被一只狼吃掉了,然后他们的妈妈回来后发现了,就把正在睡觉的狼的肚子剪开了,小羊们就从狼的肚子里出来。
我:那后来呢?
女儿:妈妈在狼的肚子里装上石头,然后用针缝上,狼睡醒后起来去找水喝,就掉进井里死了。
我:你说如果一只动物被剪开肚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女儿:当然是死掉了。
我:所以你说这个故事是不是讲的有点荒唐,狼肚子被剪开后,竟然还能继续睡觉,还能被缝上,然后起来还能动。
女儿听得哈哈大笑!
女儿:对呀!我记得那本书里面好像结果都是什么谁和谁结婚,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也笑了:那你说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女儿:让我们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我:嗯,这点我同意。那你知道愚公移山是在说什么吗?
女儿:知道啊!就是说愚公为了移开他们家门口的大山,每天坚持不懈地挖山,最后感动了上天,天神帮他把山给移开了。
我:那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女儿:做事要坚持不懈,最后一定会成功。
看来女儿对这两个故事都理解透彻了。
我们不能说外国的童话故事有什么不好,毕竟每种文化都有它的渊源,都值得被尊重,但是这样一对比起来,感觉我们的神话故事或民间故事确实更胜一筹。
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虽然是要传递一种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理念,但这个故事里充满了欺骗和诡计,如果讲给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听,我想第一反应应该会是害怕。
孩子眼前浮现的会是狼邪恶的嘴脸和七只小羊瑟瑟发抖的样子。
而我们的愚公移山如果讲给孩子听,他们脑子里浮现的一定是一群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不辞辛苦的工作场面。
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对比,仔细回想起来确实在能量上我们的神话故事或者是传统的民间故事,更能带给孩子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滋养。
正如我女儿所说的《格林童话》里的那些故事,最后的结局让孩子都觉得无趣,千篇一律,孩子能吸收到什么营养,可能还需要我们大人再多加引导,否则他们不可能一眼就能看出。
这里我还想再说一个《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巨人首领夸父为征服太阳,和太阳竞跑,途中饮尽黄河、渭水仍不解渴,最终在奔赴大泽途中渴死。其手杖化为桃林(邓林),福泽后人。
这个故事展现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歌颂那种坚韧不拔、勇于探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但这个故事如果和愚公移山放在一起对比,你会发现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寓意:
夸父要追的是那个摸不着的太阳,虽然他是神,但最后还是没能成功。
愚公虽然是人,但是他要挑战的是他面前的那座山,他每天坚持不懈的挖,他坚信他一定能够把山移走,他如果移不走还有他的子子孙孙。
愚公坚持不懈的毅力,最后感动了上天,天神最后帮他成功地把山移走。
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就算你有再大的能力,就算你是神也不能成功;如果你的方向是对的,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坚持,最后也能成功。
写在最后
如果我们给孩子讲的故事里都是教他们“防诈骗”,那孩子是不是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恐惧和害怕?
如果我们教孩子相信别人、帮助别人,那孩子是不是能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爱呢?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里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