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作为一家专门售卖积木玩具的公司能接二连三地拍出与玩具形象高度相仿的积木动画,实在不容易,先暂且抛开电影质量的高低优劣,仅就对于日新月异、龙蛇混杂的电影艺术来说,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玩具的受众群非小孩子莫属,但是作为登上银幕的大电影,就不能局限在小朋友的范畴了,否则会亏大,乐高公司也深知这一点市场法则,所以在看似拍给儿童看的动画中加入了能吸引成年人观看的元素——对超级英雄的情怀。
DC漫画作为乐高玩具的长期且忠实的合作伙伴,必须坚定不移站在DC漫画这边同舟共济乘风破浪,所以对它的竞争死对手漫威漫画就必须无所不用其极地羡慕嫉妒恨了。片中蝙蝠侠的城堡通行密码堂而皇之的一句“高铁侠弱爆了”既能让观众捧腹大笑,也能感受到DC对漫威的关注是何等深切了。而乐高为了推广自己的玩具,不得不煞费苦心钻研DC和漫威之间各种各样罅隙的交锋并绞尽脑汁将其编入逗逼版的玩具动画中,一边要讨好老东家,一边要讨好观众,一边还要开刷老东家的死对头但却又不能开罪过剩,身为乐高玩具公司的编剧,肩上担子的亚历山大可想而知。
好在乐高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对蝙蝠侠真人版的移植仅局限于外形和部分性格特征以及原真人版故事中各种各样为大众熟知的经典桥段、人设等,再与乐高特有的逗逼搞笑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乐高特色的“欢乐英雄”。
如果真人版的蝙蝠侠或动漫版蝙蝠侠系列能让你从头紧张到尾而意犹未尽,那么乐高版蝙蝠侠就能让你从头笑翻到尾余音绕梁。并且,在捧腹大笑之余,还能收获一丢丢触动心弦的情感诉求。
虽然影片在整体节奏和台词的堆砌上延续了老式美剧的快速调侃模式外加快速变换模式,尤其是在蝙蝠侠与小丑和众反派作战的博弈过程中简直快得人难以回过神来,只有在演文戏的时候,影片的节奏才会回归于正常的慢节奏中按部就班。所以要完全看懂这部片子的每个桥段,对于国产观众来说,还真考验智商和反应力。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选择国语配音也好,虽然国语配音让人如坐针毡、浑身不适,但至少能让普通观众的反应力时时在线。
乐高的的创新在这部作品中带给大众的不仅是一笑了之的欢乐,还有在欢乐之中所铸就的情感缔结。虽然蝙蝠侠的故事大多观众都知晓,对于他悲惨的身世和心中难以释怀的对正义的偏执、对犯罪暴恐势力的痛恨以及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遗世独立的冷酷无情,造就了他不与任何人坦诚相见把酒言欢的高高在上,虽然在真人版中刻画得相当确凿,观众都能感受得到这位超级英雄复杂的性格心理,但是在乐高版的演绎中,对蝙蝠侠这种表面孤高冷漠不近人情我行我素眼高于顶而内心深处却又脆弱孤独单纯善良渴望与亲人朋友孩子们言笑晏晏打成一片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更为细腻和生动形象。
比如在韦恩城堡中,蝙蝠侠孤身一人凝望着父母的照片发呆流泪、一个人看着爱情喜剧哈哈大笑不止、惩戒坏蛋之后慷慨大方毫不吝啬给孩子们送上一大堆礼物等等,都是那样的真挚和动人心弦。即使你看不懂片中那些隐藏其间的形形色色的梗也没关系,蝙蝠侠对于父母的思念和对干儿子的保护以及敞开心扉和女警察及众多小伙伴们携手合作的心理变化是任何人都能看得懂的。
回归于家庭,回归于情感,回归于阳光,回归于我行我素自我封闭心扉的开启,回归于不再高高在上而愿意与不如自己的人合作,回归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固执,回归于坚硬冰封的心悄无声息的融化,也就真正回归于幸福了。所以当蝙蝠侠毫不犹豫摘下头盔的那一刻,终日活在黑暗之中的蝙蝠侠终于死了,一个微笑着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中年人韦恩少爷复活了。这是DC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却被乐高以逗逼的方式成功变成现实。
除此之外,小丑对蝙蝠侠的基情也相当感人,其实不是那种意思,而是告诉我们对手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很值得人琢磨和思索:我们究竟应该恨对手还是应该爱对手呢?如果对手死了,我们就高兴了吗?如果对手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对于这些让人头大的哲学问题,动画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答案是什么,只有你自己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