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国丢失的备受关注的十大国宝:
1.传国玉玺:秦代之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是中国皇权的象征。由秦朝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2.华夏九鼎:夏朝、商朝、周朝三代的传国之宝,象征着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后,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周显王时,九鼎沉没在彭城的泗水之下,之后下落不明。
3.秦十二金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的十二个大铜人像。按记载推算,最小的一枚铜人重在30吨以上,大的则在87吨以上,矮的金人高度8米左右,最高的接近14米。关于其去向,一种说法是被秦始皇埋进了秦陵,另一种说法是汉朝时从咸阳被搬迁到长安,后被董卓制成了钱币。
4.北京人头盖骨:1929年冬天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对我国的考古研究有着巨大的价值。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将转交给马上离开北京的美国军队,后来由于“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5.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明亡时,正本下落不明,副本也因八国联军的烧杀掠夺等原因大多被毁,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6.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与友人在绍兴山阴聚会时吟诗作乐,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书法手稿,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篇手稿的真迹已经不见,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想把它陪葬在自己的陵墓中,也有说法是随武则天下葬在乾陵。
7.随侯珠: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与和氏璧一起称为“春秋二宝”。楚国灭亡随国后,随侯珠落入楚国之手,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但在秦始皇之后便不见下落,有人认为可能在秦始皇陵墓中。
8.慈禧夜明珠:原本在清东陵慈禧太后的陵墓中,夜明珠含于其口中,价值极高。民国时军阀孙殿英盗墓,盗窃了包括这颗夜明珠在内的大量稀世珍宝。后来夜明珠经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之后便不知去向,传说被卖给了美国洛克菲勒家族。
9.九龙玉杯:由白玉做成的稀世珍宝,如果杯内盛满玉酒,立即可见有九条翻腾之蛟龙,是康熙皇帝的心爱之物。康熙帝驾崩以后,九龙玉杯随葬景陵。1945年9月,一伙土匪连夜盗掘了景陵,九龙玉杯此后落入民间,不知所终。
10.《女史箴图》: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采用一文一图的形式,共分为9段。原作已失,现存的为唐代摹本。唐代摹本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被带到海外,现存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摘自网络,编辑整理,仅供参考。
2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