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要实践的,要是我们做的会和书上写的一样好,那所有的烦恼都不存在了,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在宽容和容忍之间往往很难区分,在爱的人和爱的生活中也总想找到一二个平衡点……就像我们感激养育我们的父母,但有时也会让他们伤心难过,我们是同情农民,可是在菜市场一样要讨价还价。
何其多钱女人老是执着于,“我和你妈同时掉入水中,你先救哪一个”的答案,本质是一样的,如果你嫁了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根本不需要问这种问题,如果你嫁了一个无情无义的人,问了也白问,问题的关键不在答案。
有本事的人自然有脾气,对你太好的大多平庸。
那些被好不容易触及的感动开始沉到心底,一点点被消化,终究在针锋相对中随着车速远远抛在脑后。
高文平看不上这个长相太过平庸,嗓门粗框高考的弟妹,所以很自然的,就将于文雅划分到没知识没素质的小市民一类。
书上说了,男人一一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工作压力,精神上的紧张等等都需要释放,跟他上床并不等于爱,这是男人与生俱来的洒脱,就像炒菜必须要放味精一样,放多了无益于身体健康,酌情加点生活就有滋有味。女人不行,得先有感情,这是本性决定的,想求还求不来,不是不平等,而是男女差别。
年轻时总以为爱情是纯粹的,认定了那个人爱你就必然要为你赴汤蹈火,理所应当为你生为你死,指天誓地爱你一人天打雷劈也不动摇。感情的世界,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胆怯与迟疑。
人的本能又如何?心底总究是计较的,与年龄无关。
女人眼里的世界有时只是狭小的片段,当一切成为过眼云烟时,只剩下一个细节被取代,这个细节就在心底永远定位了一个人的好与坏。
很多时候,最好不要想自己的日子过得怎样,想多了就有了烦恼。
婚姻是把钳子,总是将男人的经济夹得牢牢的,再怎么努力也逃避不了外强中干的局面。
于文雅有好长一段时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那么的迷茫,就在这时,高冶平出现了,是他点亮了她心中那盏快要枯死的油灯,她以为她终于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个救生圈,只是没想到,救生圈那么沉,她不知道是救生圈拖着她,还是她在支撑着救生圈,自己曾经向往的幸福仍在大海上继续漂流,用尽浑身的力气,却怎么也抓不到,而身体越来越冷……
男人说到底都是自私的,在外面再怎么轻佻,怎么随意留情,可他要求家里必须有人留守,这一点,他们会区分的,而女人呢,就算琐碎的家务,照顾孩子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可他们的精神仍然是空虚的,往往都要用幻想来填补情感的空白,现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网恋啊,不是闲着没事干,而是感情太脆弱,需要东西支撑。
婚姻原本就是很脆弱的东西,要是两个人感情破裂,过不下去也就罢了,可是你看看这个社会,是真正因为感情出轨而破碎的婚姻多,还是因为家庭关系处理不好而导致两人分道扬镳的多,我觉得好像后者的威力更大,所以,避免冲突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一分开过。
所谓幸福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就要面临结束。
女人必须得有工作,工作,对于女人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挣钱,也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激情,否则,那些漂亮衣服上哪穿去,穿给谁看,要是一天不用见人,你是不是就蓬头垢面连睡衣都不换,生活是需要有规律,我们也需要不断吸取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
你要想把一个男人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就得让他感到你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他。
婚姻一一曾是多少女人向往的归宿,可是一旦真的迈进去,就不知道是地狱还是天堂!谁不希望自己永远是丈夫手心里的宝,谁愿意自不量力地跟那个男人的至亲相抗衡,不过是有血肉有肉的情感的普通人罢了,不过就是当残酷的现实一而再再而三的让身心饱受折磨时最正常的反应而已!会经营如何,不会经营又如何?
有一种女人你既不能给她希望,更不能轻易招惹,否则后患无穷,想甩都甩不掉。
以前总以为嫁个善良体贴的男人就够了,真的够了吗?没有任何波澜起伏时,婚姻是幸福的城堡,一旦有暴雨袭来,它就变成纸糊的,别说经不起风雨,轻轻一捅,就能破,什么地老天荒,什么海枯石烂的那都是年轻人互相欺骗的把戏!只有婚姻才是最有效最真实的考验!
原来在所有人只要一旦住进同一个屋檐下,就会像变了个人似的,再细小不过的生活琐事,都被无限的扩大,繁衍出种种想象不到的矛盾,相处一一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啊!
其实生活里,人人都可以是演员,面对不同的人,也要随时转换角色,这也是生活的需要,她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却总是掌握不好转换的时间。
爱有很多种,它不一定是男才女貌,也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很多时候,它淹没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变成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彼此的心里,可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个人是你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坐在咖啡馆里,才知道世间有如此别致的地方,舒缓的音乐,有点昏暗的灯光,桌布都是干净而讲究,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情人间的喃喃细语或轻笑,到处充满了情调 。
婚姻原本就是两个好关系的人和家庭系在一起,我们不可能脱离任何一方独立生活,永远都是,也许我们最终还是要学会如何相处,而不是如何逃避。
有种人,要么不爱,爱上了,就全力以赴。
选择你所爱的人,就得放弃你想要的生活,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就得放弃你所爱的人。
有时候,两个人之间产生好感的过程很简单,当对方先放下架子给你有所尊重时,你就会不自觉的给那个人感到亲近。
我们不是活在真空里,要在意每个人的感受,过去的老人讲究门当户对,不是没有道理的,两个生活背景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人相处在一起,会产生很多矛盾。
生活有时就像烧开水的过程,一点点的升温,加热,冒热气,达到沸腾的顶点后又恢复了平静。
家里自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有什么必要一定争的面红耳赤,对于老人,我们原本是该多些尊重包容的,如果时光能倒流,她一定努力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儿媳,人的生命是那么短暂,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不会珍惜,连婆婆跟母亲都能像现在这样愉快地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化解不了的仇恨……
就像老人说的,冬瓜煮过就透明了,人生却要经历多少的烹煮,才能够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