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读过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创新者的基因》。
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新者的窘境》里的颠覆创新理论,可以说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创业者们。其理论基石假设是技术的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越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原则是创建一个围绕一个破坏性技术的新的独立小机构,确保其得到有效资源支持,不与其他主流业务竞争,不受价值网和组织心智的影响,而把自己匹配到那些需要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客户中。
颠覆式创新有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从需求端入手,识别未被满足的大众需求,然后引入新兴技术和产品,满足这个需求。第二步,技术和产品不停地迭代进步,从供给端夯实竞争力。小型钢铁企业和磁盘的案例让人记忆犹新。
《创新者的解答》印象最深刻的是良好的管理恰恰是创新的障碍。
《创新者的基因》里分析了创新者具有的能力:联想、发问、观察、实验和建立人脉。深入创新者的思想,上帝视角。
这次读《创新者的任务》,收获最大的是创业或者创新要找方向,方向在哪里?就是用户目标达成。挖深一点,再深一点,看看用户在不同的场景里到底想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买锤子不是为了打孔。
所谓用户目标达成理论(jobs to be done),就是从用户视角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遭遇到的挑战和阻碍。不能把焦点关注在产品或者服务上,更要关注用户的进步。
如何有效的应用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呢?书中从三个方面来指引:寻找用户目标、聆听用户内心的声音、打造完美的产品简历。
寻找用户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从生活中寻找、从“尚未消费”的领域中寻找、找出暂时的变通做法、关注你不想做的事情、找出产品不寻常的做法。聆听用户的声音重点在于要把各种线索和观察拼凑起来,找到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打造完美的产品简历不仅仅因为产品的特色和功能,而是因为它带来的体验。
企业如何以达成用户目标为导向?首先要有以用户目标为核心的意识,整合各部门改善组织结构,设计以用户目标为核心的流程。紧盯用户目标不放,尤其要注意主动数据与被动数据之比谬误、表面增长谬误、数据确认谬误。打造以用户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书中印象最深的案例就是美国女孩的例子。“美国女孩”反映出创始人罗兰能够体察入微年轻女孩“雇用”娃娃完成的任务:表达她们的感受,并证明她们是谁——身份认同,对自我的感知以及文化和种族背景,让她们觉得自己能够克服生活中的挑战。
为了完成任务,罗兰和她的团队苦思冥想关于所需体验的每一个细节。只能邮购或在专卖店里购买,设立娃娃医院、餐厅,任何小细节都不容忽视。罗兰认为,竞争对手觉得自己在做“娃娃生意”,而她却从未忘记娃娃被珍视的原因:由娃娃引发的体验、故事以及联系。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我认为关键在于:完成用户没讲出的话、帮助用户完成未完成的使命。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要注意的是问题一致性的检验,是低端市场和主流市场问题一致性的检验。第一个检验通过了,然后才是第二个检验,它们的解决方案一致性的检验。
网络上搜索的使用步骤如下:
1:确定目标市场:增长目标
2:确定用户试图完成的jobs并对JTBD进行分类(定性):借助其他用户研究方法(情境观察、5WHY、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来确定用户在某个情境下需要完成的任务(jobs),并进行聚类分析,将JTBD分类。
3.创建一系列JTBD格式的语句:三个关键要素是:动词、动词对象和情境声明
4.按照重要性排列JTBD的顺序(定量):可以使用李克特量表、C-BOX、MAXdiff等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得出用户对相关JTBD的需求程度。
5.列出JTBD的相关结果预期(定性): 结果预期是指与JTBD相关的公司及用户对该JTBD可能产生的结果阐述。这里可以从用户收集,也可以从公司内部人员收集。
6.创建结果语句:结果预期不一定完全按照这个格式,例如-“通过使用会员体系提高客户忠诚度”也是合理的结果预期。结果预期应该是不受解决方案影响的,对解决方案的态度是中性的。(在考虑结果预期时候,应当不避开任何潜在的解决方案)
7.对结果预期进行排序(定量):根据上一步骤产出结果不同,可以看情况采用KANO、李克特量表、C-box等方法对结果预期进行排序,排序维度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制定。
8.策划理想的创新(定性):根据上一步骤产出结果不同,这一步骤的做法和呈现方式均不同。如果结果预期如上面的图片所示,那么可以优先满足用户和公司都期望的结果预期,有资源的情况下满足用户期望公司不期望的结果预期。
9.绘制现有解决方案(定性):除了自己公司和用户之外,还需要关注市场和竞品情况。例如,整理竞品目前满足较差,而公司有能力完成的部分进行方案整理。
10.确定机会点:根据本产品的设计方案和竞品的方案比较后,确定产品的竞争点和差异性优势。对后续的宣发环节提供更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