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技术日新月异,平台更新、语言更迭,想要不被淘汰就要不断学习,可谓是退休未至,学习不止。然而很多技术,比如不同的语言只是招数,深厚的内功才是无往不胜的根基。一如《倚天屠龙记》中凡人学习乾坤大挪移要数年数十年才能学会,但若有九阳神功,则须臾即会。设计模式便是属于九阳神功一类,它不局限于平台、不受限于语言,让我们的代码更优雅、功能更易维护。
在学习设计模式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刘伟老师的文章史上最全设计模式导学目录(完整版),初读便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可以说是本人看过的最好的设计模式学习资料,每个模式都附有实际案例,简明易懂。虽然示例代码都是Java所写,但是逻辑思想并不局限于语言。学习中,本人将所有案例代码都用OC重写了一遍zDesignPattern-OC,一则巩固知识,二来也可以供使用OC的小伙伴做个参考。
刘伟老师给了几个学习设计模式时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好:
在学习每一个设计模式时至少应该掌握如下几点:
1.这个设计模式的意图是什么
2.它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3.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它
4.它是如何解决的,掌握它的结构图,记住关键代码
- 对应每个设计模式能够想到至少两个它的应用实例,一个生活中的,一个软件中的 。
- 这个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模式中有几个设计原则非常重要,文章中介绍设计模式的时候会经常提到,记下备忘: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SRP):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相应职责
- 开闭原则(OCP):软件实体应对扩展开放,而对修改关闭
- 里氏代换原则(LSP):所有引用基类对象的地方能够透明的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 依赖倒转原则(DIP):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注解:写代码用到具体类时,不与具体类交互,而与具体类的上层接口交互。
- 接口抽离原则(ISP):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
注解:每个接口中不存在子类用不到却必须实现的方法,否则就要将接口拆分。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
- 合成复用原则(CRP):尽量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继承来达到复用的目的
- 迪米特法则(LoD):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注解: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无论被依赖的类多么复杂,都应该将逻辑封装在方法的内部,通过public方法提供给外部。这样当被依赖的类变化时,才能最小的影响该类。
GoF设计模式共有23种,简单工厂模式是不算在内的,但是因为它比较简单,经常会被用来作为讲解设计模式的一个引子。
有人将刘伟老师关于设计模式的相关文章整理成了电子书,这个电子书有些小瑕疵,但影响并不是很大,大家也可以买买刘伟老师的书,作为备忘参考还是很好的。
另外附上一个整合了很多设计模式学习资料的地址Trip-to-iOS-Design-Patterns,刘伟老师的文章也是在这里发现的。
2017.6.24更新设计原则注解,参考文章:23种设计模式全解析
抽象工厂模式和建造者模式的区别:
- 建造者模式所有函数加一起才能实现一个对象
- 而抽象工厂一个函数就可以创建一个对象
建造者模式是创造复杂对象时候的一种分解方式
策略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区别:
策略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场景都是类似于不同的类提供不同的算法,但有一点区别是,策略模式中每个“不同的算法”都是一个完整的算法;模板方法中不同的类提供的都是一个完整算法的一部分,和公共父类中的固定算法合并成一个完整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