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遍听樊登读书解读《他人的力量》,感慨书之好、解读之妙。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很难摆脱他人对我们的影响。下雨天,从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可能溅我们一身泥;从背后走过的路人可能撑着伞给我们提供一个便利,等等。好的影响、坏的影响,深刻也好、粗浅也罢,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接收到来自他人的能量。区别是,坏的人际关系总是带来满载的负能量,而好的连接则为我们补充力量。
书本为我们梳理了四个层次的人际相处模式,几乎涵盖了人际关系所有的可能。在此根据解读进行整理,以学习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第一层次:孤立状态。高处不胜寒,感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更多的时间都是自己在付出,是在教别人怎么做。别人跟这种人在一起时,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人不允许自己求助,认为求助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压力大、失眠、多梦等等。人际关系层面疏离。内心寂寞,无法获得他人的帮助。这样的人际模式会令人特别累,不利身体健康。
第二层次:坏的连接关系。这种人经常对外交流频繁,但让我们感到特别的不舒服。这样的人总是责怪我们、要求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满意。如:有的人从小就是为了赢得爸爸的认同。彼此间有互动,但是这种关系会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能量。长期处于防御状态,过度浪费时间去担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评价。多表现于父母和孩子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等,有的夫妻关系也是如此。
第三层次:看似美好的连接关系。看上去与周边的人关系亲密,正能量,一块购物,一起玩游戏,参加上层交流,喝酒等成瘾性活动等等,看上去很过瘾,很开心,但没有带给自己实质性的变化,更不能带给自己进步,这样的人际模式处于饮鸩止渴的状态。
以上三种人际关系,都不是健康的人际关系,甚至三种关系之间会环游。由于自己孤立,想要与外界建立一种连接关系,当寻找到一种坏的连接关系后,又让自己烦,然后寻找能让自己开心的连接关系,结果发现自己开心时间越长,自己越没有进步甚至越堕落,整天处于花言巧语中。经过自己一总结,发现整天批评自己的人让自己不舒服,整天絮头巴脑地那些人也让自己讨厌,于是,又让自己回归到第一种人际关系即孤立状态。孤独一段时间又开始寻找,恶性循环。
第四层次:第四种连接关系。 这是唯一能带来希望的人际相处模式。特点有四:互相关心、说实话、并且富有建设性、有信息和学习的流动。作为被连接的人,勇于承认自己需要被帮助。(和坏的连接关系的区别,坏的连接关系不具有建设性,只是挑毛病,对自己没有帮助。)
孔子在《伦语》中提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意即: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在第四层人际关系中,相互之间可以耐心地倾听,有情感的反应,而倾听可以解决能量枯竭的问题,当人内心有事情时,最为需要的并不是他人的建议,第一需要则是能被人倾听,被理解后自己的能量会逐渐地补充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