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死亡与结束
【“可它什么时候死的呢?”…… “它是怎么死的呢?” ……“可它到底怎么死的呢?”…“可它到底怎么死的呢?”】
【他实际是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活,怎么就变成了死?这中间的分界是怎么搞的,是什么?死是什么?什么状态,或者什么感受?】
是啊,死,应该是每个人都不愿去琢磨,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记得小时候,看到别人送走亲人时,失声痛哭,只知道那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再后来,愈加害怕,那是一种无论如何都不可挽回,永永远远的失去。现在,更不敢想象那种生离死别,总是想着要珍惜,要关心他人,还是做得不够。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我不愿去思考了,我就慢慢地,静静地享受活着的美好,让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3.关于长大
【人是怎么长大的呢?忽然有一天有人管你叫叔叔了,忽然有一天又有人管你叫伯伯了,忽然有一天,当有人管你叫爷爷的时候你做何感想?】
时光匆匆,如朱自清所言:那过去的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不禁自问:在时间的流里,我曾留下些什么?
曾经,学生的身份让我一直觉得我还小,我是一个小孩,我顶多是别人口中的姐姐。毕业工作后,身份的转变,我模糊地意识到我不是一个小孩子。后来,同龄人成家了,别人总是会问:有对象了吗?外界不停且无情地提醒:我长大了!关于时间,关于长大,我不愿意承认又不得不接受。
4.关于生存与开始
【那么,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他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
【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我想,除了死亡,很多事情的结束,必有着新的开始。比如第一单元考试失败,那就好好加油,第二单元争取好成绩。我们经常这样安慰学生。比如: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爬起来又是不一样的开始。
5.关于过去现在未来
【我现在今天设想过去又幻想未来,过去和未来在今天随意交叉,因而过去和未来都刮着现在的风。】
过去的生活,一部分被意识到的,才被保存下来。它们只是作为意义的载体才是真实的,而意义乃是现在的赋予。
过去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就好比写作文,最忌讳流水账,而那些印象最深刻的,后悔的,有意义的等才被记录下来,成为了过去。
【我们真实地占有现在吗?如果占有,是多久?】【未来是真实的吗?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
【过去在走向未来,意义追随着梦想,在意义与梦想之间,在它们的重叠之处就是现在。在它们的重叠之处,我们在途中,我们在现在。】
这段话,充满辩证法的思想。作者所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是表述出了: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河流,当你第二次踏入的时候,已经不是原来的水在流淌。一切事物是运动的,没有绝对的静止。
我浅显的理解:什么是现在,能够被意识到的已经是过去,而现在,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未来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比如我昨天开始阅读文章,构思这篇文章,这是我认为过去的,比较有意义的事。我现在正在码字,一直在码字,这是现在。未来是我设想这篇文章写好,我要发表到简书,我可以到一起写吧的群里接龙打卡。
读完《务虚笔记》的写作之夜,感受不止这些,好书值得细细品味,有句话说得好:常读常新。再过一段时间,或者过几年,我又能够从文字中得到不同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