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城墙望故宫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去故宫了,依旧走的是熙熙攘攘的大众路线。不过这一次走的不是中轴线,而是从雁翅楼经东南角楼、东华门、东北角楼再到神武门,一路绕着城墙望故宫。过去都是仰望宫殿,这次却是几近平视舞榭歌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站在宫墙望向紫禁城内,便不见宫殿门口踮脚向内张望的游客,恍惚间仿佛时间倒转,旧人旧景正安静地在墙内上演。尚未九九寒消,紫禁城内的老树还没有添新叶,配这今日的沉思倒是恰到好处。唯有不经意飞过的鸟儿会把你拉回到今时今日,惊觉一切都是过往了。

斑驳屋顶

       不看“故宫过大年”的展览,不能直观地感受旧时宫人有多会玩。

       正月初一食水饺,作为好彩头的花钱可不是普通的流通货币,而是一枚枚铸造精细的专用币。摆放这第一碗水饺也有讲究,要摆在红漆案子中心的大吉葫芦字样上。新年第一天,讲究这么多,不仅是出于对新年的憧憬和祝愿,也是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韶华逝去,四季流转,物华天宝,国泰民安,在享受命运馈赠的同时必须感恩自然。

红漆案子

       一句“何处生春早”,答案可以足足写满二十首诗。答案之一“春生冰戏中”的背后,浓缩的也是艺人的工匠精神,其繁杂的动作不亚于如今的金奖杂技。巍巍中华,就是人多,冰戏也因阵容强大而气势恢宏。民间杂耍本难登大雅之堂,但一旦气势到位,便为帝王所欣赏,即使寒冬腊月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看,朕的江山多娇俏”。

春生冰戏中

       听戏更不必说。畅音阁以精巧结构著称,便于皇亲国戚在阅是楼享受到最佳的视听效果。戏本由蝇头小楷书写的规规矩矩,就连每个人的站位都由专门的图纸标示得非常考究。反观现在的流量小生小花们,敬业精神的的确确在传承中消磨了不少。


畅音阁 

        还有那印制不同时令花朵的套杯,斋戒时佩戴身上的配饰,以及雕刻精美花纹图样的蜡烛。旧时宫人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极尽精巧奢华,以最高级的办法打发着无限的闲暇时光。

斋戒配饰

        而在宫墙外呢?高高的宫墙挡住了普通老百姓对“江山万年国”的向往,遥望宫殿飞檐,可能他们即使在放天灯时许下的新年愿望也只是“太平岁值太平春”吧。

遥望宫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化 故宫 94 年来首开夜场,别开生面引外媒关注 2019-02-23 今日导读 这周刚过去的元宵节,夜间从不开...
    静静的含羞草阅读 513评论 0 2
  • 窗外爆竹声声,跨年了。孩子和伙伴打完一局游戏,终于散场回房。今年终于过了一个特别的年,和一群相识三十年的发...
    回到家阅读 355评论 0 1
  • 棒槌这块朽木和兰忆闹了不快,下楼也没有话题,说什么也感觉别扭。兰忆往路那头走了。 棒槌回头在路这边走着,眼睛却盯着...
    常能珲阅读 645评论 4 2
  • 我们的离别蓄谋已久,每个人都各自奔向远方。 我控制着游戏里的角色,跑到世界地图的边缘,然后一跃而下,看着那个仿佛平...
    寒暑不知年阅读 390评论 3 1
  • 孩提时,偶然的一次机会,去看了豫剧团的人后台化妆,那描眉的画笔,口涂的红唇,闪亮的发簪,就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那...
    懂我笑容任阅读 420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