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先生于2018年11月11日,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曾仕强先生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也是国学大师,他出版的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很多著作。
《百家讲坛》中的"易经"就是曾仕强先生主讲的。他是通过易经的智慧结合生活中的细节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们获得更美好的人生。
例如曾仕强先生分析"不三不四"这个成语时,他说:不三不四就是不仁不义。很多人听了,可能云里雾里。为什么曾仕强把不三不四解释成不仁不义呢?因为易卦六爻,上面两爻代表天,下面两爻代表地,中间两爻代表人。而"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四爻是代表人的,不三不四当然就是不仁不义了。
曾仕强先生在主讲"家庭教育"时,列举老公陪老婆逛街买衣服的场景,老公的说话方式决定了这次逛街是否愉快。他教的方法我们都知道,但很少去做,是因为不明白其细节中的奥秘,通过他诙谐幽默的点播,能让我们自觉自愿的为对方改变自己,既促进了夫妻间的感情,又达到了家庭的和谐。
他所著的《中国智慧》这本书,序言是这样写的:"这不是一本骂中国人的书。身为中国人,专门骂中国人,就算写得十分精彩,毕竟「灭自己人的威风」,何必?骂到后代子孙失去了信心,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也不是一本捧中国人的书。自己捧自己,等于「往自己脸上贴金」,并没有实质意义。捧得后代子孙自以为高人一等,处处眼高手低,亦是枉然!
我们所做的只是描述、分析中国人,不敢说什么「客观」,至少保持相当「忠实」。"
不了了之,这个反映中国智慧的词语,经过曾仕强先生的解读,让我对事物发生的结果不会产生太多的执着,也让我的内心达到安详。
不了了之的意思就是:没有了结的了结了。我的理解就是无声无息的过去了。曾仕强先生说过,我们做人做事,认真,负责任都是对的,尽善尽美也是每个人希望达到的标准。但世间事总不尽如人意,也会碰到不可逆转的问题,这时候我们要适时的放下,看开,才不至于过于纠结,自责,或把自己逼上绝路。我们人在死亡的那一刻,或多或少都会有未了的心愿,也只能不了了之。因此,不了了之有时也是一种包容的心态。
曾仕强先生走了,即使他还有未完的事业,这时也不了了之,我用不了了之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