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出自匈牙利国宝级作家马洛伊·山多尔之手,这本书非常的薄,情节简单,讲述了庄园的主人 终于等来了四十一年没见的故友并与其彻夜长谈,为了揭开一直在心底的关于爱情、友情的疑问和一段尘封往事的秘密,这是一个人的一生对自我的拷问最终和解的过程,文章用了自白的方式,和叙述性的语言,却又几分悬疑色彩,而只有读到最后一页,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才会揭开谜底。
作者本人生于贵族,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一生颠沛流离,客死异乡,在他的文字里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窥见个体和群体的秩序,找到人生最基本的启发。
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华丽和贵族的优雅,文如其人,他高尚、勤奋、坚韧、他经历了亲人、爱人的离世,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他未曾等到祖国自由,他太老了,他在日记中下到:我等着死神的召唤,我并不着急,但也不耽搁,时间到了,他太孤独了,他以自由的姿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选择作为死者经历他的人生,高傲的成为不朽。
这是一个高贵却又看透人生的作者,他的温润足以感化人心,他是关于人生的思考者
关于衰老,他这样描述
有一天你醒来后,揉揉眼睛:你已经不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醒来了?日子所呈现的一切,你都精确地知道:春天或冬天,生活的场景,天气,日常程序。不会再发生任何意外之事:即便有突然发生、不同寻常、令人恐怖的事情也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因为你知道所有的可能,你能预算一切,无论好事坏事,你都毫无期待……这就是衰老。
初读这本书,仿佛被吸入深渊,和庄园的主人一样,我们也迫切的想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不是简单的关于背叛的故事,也不是俗套的复仇故事,有一种情感贯穿始终——兄弟之间的友谊。
这种情谊超越友情又不像能够讨价还价的爱情,在亲情之外,却是血浓于水的法则,它是生死不移的共生法则,两个人的命运因此联系在了一起,即使其中一个背叛另外一个也是枉然,因为他们的命运仍是共同的。
这是一个人抱着盲目的信任和全部的热情奉献了全部,却遭到了另外一个背叛之后的与自己的和解,这也是一个受到挚友伤害之人的自我拷问的过程,如果你被你的好兄弟背叛了,你们之间的一切:兴趣,爱好,价值观都成为虚幻,那你们之前的关系能叫友谊吗?
没有哪种感情关系要比男人间的友谊变冷、变凉更令人忧伤绝望。因为男女间的关系就像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条件。但男人间的友谊更深刻的意义恰恰是无私,我们既不想让对方做出牺牲,也不要求他付出温柔,我们一无所求,只想维持一个无言的盟约。
当你得知这个世界的不公时,你该怎样调节自身,学会接受一些不完美的东西,当你全力往前冲的时候,看一看这些。
他一语道破,你的烦恼来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你可以得到一切,可以战胜周围和世界上的一切,生活可以赋予你一切,你可以向生活索要一切:只是你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趣味、倾向和生命节奏,不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特征的这种另类型,哪怕这个人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哪怕是跟你很亲密的人。
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有种纠结的冲动让你感到紧张、焦虑,那是一种欲望,一种想成为与自己不同的人的欲望。这是命运对人最大的打击。欲望,成为他人,成为我们这样人的欲望:没有什么欲望会比这个更灼痛人心。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其他人而活着,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对自己和世界而言的现实存在。
我们不得不懂得并且接受,我们不会因为智慧而从生活那里获得赞赏和嘉奖;不得不懂得并且接受,自己虚荣、自私、秃顶或有啤酒肚——是的,我们不得不懂得,我们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获得嘉奖或赞赏。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秘密。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性格和天性,即使经验和才智也不能改变我们身上的缺陷、私心和贪婪。
成为他人的这种欲望,为了成为那个人,而变得残忍,充满负能量,当你永远不能成为那个人的时候,阴暗的一面就展现了出来,暴力的言语,讥讽的冷笑。
有时间我就会看一遍这本书,作者透彻的揭示了一个受伤的心灵如何用更加宽容,对自己更好的方式去看待遭遇的不幸,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失败的基因也许会延续,希望你能用更积极的态度面都,学会宽慰,拥抱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