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培训即将开始

由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身心康复委员会主办,湖南康达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的《儿童青少年常见情绪心理问题的识别、评估与系统化干预策略》课程培训将于8月17日在湖南康达精神卫生中心七楼培训室举行,数十名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将通过本次会议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在临床中面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的胜任力。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的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赵刚.家庭教育咨询与辅导.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2.1)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较成年人更为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受到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类学校前所未有的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更是责无旁贷。

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类

[if !supportLists](1)[endif]自卑: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个体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于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if !supportLists](2)[endif]脆弱:

脆弱是形容禁不起挫折、不坚强。心理上的脆弱,导致行为上的盲目。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成熟,当遇到家庭、课业、人际关系等挫折时容易产生失望、无助、沮丧、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因为其个性、自尊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未能及时向外界求助,最终选择自杀作为解决困难的手段,这也是青少年典型的自杀过程。

(3)嫉妒:

嫉妒主要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通常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难以容忍,看到他人成功比看到自己失败还要难受,常常诋毁别人等等。

(4)焦虑:

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经常怨天尤人,自忧自怜,毫无缘由地悲叹不已;碰上一点小事,往往坐立不安;遇到一点紧张的心理压力,便会慌张不知所措,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5)抑郁:

抑郁的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不愿与人交往,情绪呆板,总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湖南康达心理诊疗中心提醒您:如果您身边的朋友有以上心理障碍,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