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战疫(一)泥淖中仰望星空
文/刘洁成
小时候,每天清晨,会听见外屋的小木盒喇叭,传来“厦门厦门,你是英雄的城……”这是厦门人民广播电台早播的开场曲,我因此被唤醒。我一生都忘不了这首歌,它太想让人回去童年。1958年开始的炮火硝烟使厦门扬名天下。
转眼数十年过去,城的容貌变了,人的面孔变了,城市精神没有变,厦门人的安逸和善良没有变!南燕兄说,厦门的城市性格就是:不青惊,不抓狂。
厦门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家航母型民营企业,没有出现过一位“把一个亿说成是小目标”的民营大老板;然而厦门人不会赚大钱,却能妥妥过着小日子;厦门人有天生的热心肠,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来没有排外思想。
近些年,这座城市历度了磨难。2016年惨遭莫兰蒂强台风打的鼻青脸肿;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国蔓延,厦门没有躲过。我家被封楼,乐坏了送货的小哥,他们把货品扔在楼下门口扬长而去,再不用去挨家挨户跑。我必须一趟趟亲自下楼去取货。(这里所说的封楼,指的是外卖和送货一律不能进楼。下同。)所幸,我们很快止住了疫情,接下来很长时间将病毒拒之门外……这时候说厦门是抗疫模范城,绝对名符其实。
好日子直到2021年7月底结束,我们的“零疫情”宣告破功:当500万人遭遇了一个开飞机的老兄,500万人输了。防疫情势再度吃紧,我们又莫名其妙被封楼,我必须一趟趟亲自下楼去取货……还好经过全市上下一番苦战,这第二波疫情终于告一段落。
谁知没过数日,9月的黑色13日,变异病毒、有感地震和雷电暴雨三样同时杀到,这一波疫情来势汹汹迅速蔓延……厦门人民第三度坐困愁城。我家第三次封楼了,我必须一趟趟亲自下楼去取货。超市食品太重了,只能分批少量购,再一点点往楼上提,一切只是很想活下去。
那两天手机再三响起,还有人叫门,我知道是来催我打疫苗,由于药物反应喉咙沙哑不方便讲电话,所以一般我是不接任何电话的。但最后我还是拿起手机答复说:我患有严重的慢性呼吸障碍,规定是不能打的——没错,即使我愿意去打针,医生看我这副模样,也是不敢动手的,万一把我打没了谁赔?
14日通知全员核酸检测。500万人一起张开大口,开创了厦门速度。站在窗前往楼下看,中山路核检现场人潮簇拥,一部分人没有遵守间隔和安静,可能给自己带来隐患,形成了“不扎堆,不聚集”的反面。
18日第二轮核检,中山路改分时段进场,增设了栏杆,人流状况和采样速度大有改观。可见这世上什么事情都要先失败一次,这没办法。
20日第三轮核检,中山路栏杆上增设了遮阳帐篷,隔开了骑楼走道,两旁商店基本关闭。
全市全员施行核检,似乎是在大海捞针,劳民伤财,但如果携带病毒者可能曾经去过全市的任何地方,这一筛查办法显然是无奈时最好的办法。我们确实必须主动出击。只是岛外某些地区不堪重负,需要紧急驰援。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有关部门的反应动作是快速和到位的。
厦门市民再次展现了绝对配合的性格,这是永远的传统!
医务人员、社区及志愿者在高温下的艰苦付出,市民应该说谢谢!
英雄城深陷苦战中。
厦门人不相信眼泪
……
“世界以痛苦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