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长不过六十秒,刷个牙发个呆都不够。到底能做什么呢?
《一分钟经理人》告诉我们:用一分钟,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好的成绩;用一分钟,可以让我们占得先机。是不是觉得有些天方夜谭?如果你还没有真正get√到书中所说的方法,一分钟也无法这么神奇。那么,我们该怎样用好一分钟,实现成长的逆袭呢?下面就请认真学,认真用:
01.一分钟目标
做任何总是应该先有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朝着明确的方向迈进。
将所设定目标用简洁的话语写下来,并明确衡量标准和完成期限。
然后用一分钟把这些目标清晰地记在脑海里。谨记目标,行动时朝着所预期的结果去努力。
在行动过程中,需要我们对行动是否朝向目标、是否合理进行自检,有所偏离时及时进行修正,让我们快速高效达成目标。
02.一分钟称赞
当人们在行动时受到称赞,会大受鼓舞,信心倍增,行动力也会明显增强。
团队协作时或者管理团队时,在队友或者下属行动有进步时,需要及时给予称赞。
在具体操作时,做到以下三个步骤:
事实上,也就是把一分钟分为三个部分:前半分钟,停顿一会儿,后半分钟。
在前半分钟,及时称赞做得对做得好的部分,并让队友或者下属知道这件事产生的正面影响。
然后,停顿一会儿,让他们心理上感受到做对做好一件事的喜悦。
最后,在后半分钟里,鼓励他们像之前一样继续行动,让他们充满信心,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这种称赞方法,适用于他人,更适用于我们激励自己。
比如,每天进行的拉伸练习,原先手总是不能触地,经过几天的坚持练习,手终于能触地了,我当时告诉自己:做得真棒,每天练习有成效了。继续坚持下去,“筋长一寸”不是问题。
03.一分钟更正
行动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一旦出错,我们要及时进行更正。更正依然需要三个过程,同“一分钟称赞”的步骤一样,把一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停顿一会儿”“后半分钟”。
在 “前半分钟”:发生错误立刻确认事实,具体分析错在哪儿,明了错误对行动进展的影响,然后立刻修正。
比如,在单位上次市级课题中期汇报准备过程中,我负责督促一位同事制作课题汇报的PPT,当发现PPT文字偏多时,我立刻提醒对方将文字进行提炼,表征方式最好图文结合,大片段的文字呈现容易造成观看者视觉疲劳,同时影响汇报质量。
“停顿一会儿”:让对方心理上有个快速缓冲的过程,自己快速反思,意识并接受自己所犯的错,
比如在提出PPT制作问题后,我跟对方说:“你觉得呢,你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如果还要重新返工,就是双倍甚至多倍的时间花费。”对方稍稍一想,认同了我的提议。
“后半分钟”:肯定对方的价值,跟行为的失误区分开。
一分钟更正其实就是一种先抑后扬,在前面“抑”指出了失误部分,这后半分钟则“扬”强调对方本身的价值与失误无关,不因为有错误发生就降低了价值。
做PPT的那位同事,临时接到这个比较紧急的制作任务,同时对课题缺乏了解,因此制作时有些赶。但她平时制作的PPT确实很赞。我在她意识到错误,并愿意去调整后,我大赞她制作PPT有一套,要向她学习怎样做好教学PPT。同事欣然同意。
一分钟,让我们明确目标,谨记于心;
一分钟,让我们适时放缓,进行自检;
一分钟,让我们放宽心态,更有信心;
一分钟,让我们认知错误,及时修正。
我们的成长就在这每一个分钟里,学会在一分钟里明确目标,一分钟里称赞自己或他人,一分钟里修正行动。用好一分钟,逆袭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