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札记  (七 )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前文回顾:董卓弃洛阳迁都长安,临行前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董卓走后,孙坚带领官兵扑灭宫中大火,偶得传国玉玺。不料被士兵告发,与袁绍一番争执后领军离洛阳而去。袁绍大怒,令刘表于荆州截杀孙坚,两军大战。


      孙坚被刘表困住,幸亏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拼死抵抗得脱,损兵大半。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

      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食,冀州牧韩馥派人送粮。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怎么能等着别人送粮为食呢?,冀州是钱粮广盛之地,为何不夺取?”逢纪又说:“可令公孙瓒进兵取冀州,两方夹击,公孙瓒一定出兵。韩馥无谋,必请将军领州事。”袁绍大喜,立即给公孙瓒发信。公孙瓒得信见要平分冀州,很是高兴,立即兴兵。袁绍却令人秘密报告韩馥,韩馥与谋事商议后派关纪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进谏:“袁绍孤客穷军,如婴儿在鼓掌之上,为何要委托他执州事,这不引虎入羊群吗?”数日后,袁绍引兵到冀州,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让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韩馥懊悔不已,抛弃家眷独自投陈留太守张邈。(韩馥长史耿武分析问题到位,韩馥无谋,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巧取冀州)

      公孙瓒得知袁绍取了冀州,遣弟公孙越见绍,想要分冀州。袁绍回话让公孙瓒来商议。公孙越辞归,途中被杀。公孙瓒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召集兵马,杀奔冀州而来。袁绍知道公孙瓒领兵到冀州,率军出战。两军会于磐河之上,公孙瓒及部下皆不是文丑对手,被文丑追杀逼的节节败退。洽此时,一少年飞马挺枪,直取文丑。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未分胜负,文丑见机撤回。此少年正是常山赵云赵子龙。

    第二天,公孙瓒将军马分成两队,马五千余匹,大半是白马。袁绍令颜良、文丑为先锋,领一千弓弩手,也分为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再令麹义领八百弓手,一万五千名步兵,列于阵中。袁绍亲自领兵数万名在阵后接应。公孙瓒派严纲为先锋,公孙瓒自领中军,立于桥上。严纲被麴义斩于马下,公孙瓒大败,左右两军,想要接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杀。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麹义斩执旗将,引军直冲后军,正好撞见赵云,不到几个回合,被赵云斩杀。赵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袁绍大败。


袁绍面对赵云突如其来的斩杀大惊失措,田丰慌忙让袁绍躲进空墙中,袁绍以兜鍪扑地,大呼:“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能入墙而望活。众军士齐心死战,赵云保公孙瓒杀出重围,回到界桥。袁绍驱兵大进,只听山背后喊声大起,闪出一彪人马,乃刘、关、张大军。袁绍慌忙拨马而逃。公孙瓒收军归寨,向刘、关、张三兄弟介绍赵云。刘玄德此刻便有不舍之心。

    董卓得知袁绍、公孙瓒对战情况,让人去二人处和解。公孙瓒派使者见袁绍,互相讲和。公孙瓒又上表推荐刘玄德为平原相。刘备与赵云分别,赵云感叹:“从前认为公孙瓒为英雄,现在看他所为,和袁绍没有区别。”刘备劝说让其暂屈身于公孙瓒,两人泪别。

      袁术听说袁绍得了冀州,派使者来求马千匹。袁绍不同意,袁术大怒,自此兄弟二人不和睦。又派使者去荆州找刘表借粮,刘表同样没同意,袁术怀恨在心,派人给孙坚送信,让孙坚讨伐刘表。孙坚看完信召集程普、黄盖、韩当等商议,即刻兴兵讨伐刘表。孙坚临行前,其弟孙静劝他要三思而后行,孙坚没有听,与子孙策杀奔樊城。孙坚取了樊城,直到汉水。刘表一再战败,孙坚围住襄阳攻打。忽一日,狂风骤起,将中军帅字旗杆吹折。韩当建议此非吉兆,暂停攻打。孙坚没有听韩当意见,攻城更加急迫。蒯良献计刘表,令吕公率五百军马奔岘山。孙坚中计,被乱箭落石击中命丧岘山,终年三十七岁。桓楷去找刘表讲和,欲用黄祖换孙坚尸首。被蒯良拒绝,蒯良欲斩桓楷。

正是:追敌孙坚方殒命,求和桓楷又遭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