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浣剑录③

                    第三章 安邑风云

        安邑城头,魏氏大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作为魏氏卿族的都城,安邑虽不及晋阳宏伟,却也城高池深,市井繁华。街道上行人如织,车马络绎,一派兴盛景象。

        赵浣跟在柳随云身后,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目不暇接。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晋国,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我们先找家客栈落脚,再去拜访段干木先生。”柳随云低声道,“记住,从现在起,你叫云浣,是段干木的远房表弟。”

        赵浣点头表示明白。如今他的画像恐怕已经传遍各国,必须小心行事。

        二人寻了家不大不小的客栈住下,柳随云将赵浣安顿好,独自一人前往魏府拜访段干木。

        赵浣在房中坐立不安,既担心柳随云的安危,又对未来感到迷茫。他推开窗户,望着楼下热闹的街市,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平凡的市井生活,对他而言竟成了一种奢望。

        约莫一个时辰后,柳随云返回客栈,面色凝重。

        “柳大哥,情况如何?”赵浣急切地问道。

        柳随云关上房门,压低声音:“段干木先生愿意帮助我们,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希望你在安邑暂住一段时间,跟随他学习治国之道。”柳随云看着赵浣,“他认为,你若想夺回赵氏权位,不仅需要武力,更需要智慧和见识。”

        赵浣怔了怔:“这...要多久?”

        “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柳随云答道,“我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赵嘉如今掌控赵氏大权,根基稳固,我们贸然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趁此机会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赵浣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柳大哥说得对,是我心急了。”

        当日下午,在柳随云的陪同下,赵浣前往魏府拜见段干木。

        段干木的居所位于魏府东侧,是一处清幽的院落。院内竹影婆娑,书声琅琅,竟是一处私塾。

        “段干先生不仅为魏氏出谋划策,也开设学堂,教授魏氏子弟和门客子女。”柳随云低声解释道。

        二人被引入书房,段干木正在伏案书写。见他们进来,他放下笔,微笑着起身相迎。

        “云浣见过段干先生。”赵浣恭敬行礼。

        段干木打量着他,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气度不凡,果然是赵氏血脉。坐吧。”

        三人落座,段干木直接切入正题:“你们的情况,柳大侠已经跟我说了。赵嘉篡位,大逆不道,但如今他掌控赵氏军政大权,又有部分宗亲支持,贸然起事恐难成功。”

        赵浣点头:“先生有何高见?”

        “欲成大事,需有三备:一曰德,二曰才,三曰势。”段干木缓缓道,“德者,民心所向;才者,治世之能;势者,外力之助。你如今三者皆缺,何以成事?”

        赵浣面露惭愧之色:“先生教训的是。”

        “因此,我建议你暂留安邑,随我学习治国用兵之道,同时联络赵无恤旧部,积蓄力量。”段干木继续说道,“魏氏与赵氏世代交好,我会尽力为你争取魏氏的支持。”

        赵浣起身,郑重行礼:“先生大恩,云浣没齿难忘。”

        段干木扶起他:“不必多礼。赵无恤大人当年有恩于魏氏,我今日相助,也是报答故人恩情。”

        就这样,赵浣在安邑安顿下来,化名云浣,以段干木远房亲戚的身份进入学堂学习。而柳随云则以护卫的身份留在安邑,暗中联络赵无恤的旧部,打探晋阳消息。

        时光飞逝,转眼三个月过去。

        这日,赵浣正在学堂听段干木讲解《孙子兵法》,忽然有仆从来报,说是魏氏世子魏斯前来视察学堂。

        赵浣心中一惊。魏斯是魏氏卿族继承人,素有贤名,若是被他认出身份,恐怕会引来麻烦。

        不多时,一位锦衣青年在众人簇拥下走入学堂。他约莫二十出头,眉目俊朗,气度雍容,正是魏斯。

        段干木带领学子们起身相迎。魏斯笑容温和,示意大家不必多礼,随后在学堂中漫步,不时停下来查看学子们的课业。

        走到赵浣面前时,魏斯停下脚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桌上的竹简:“你在研究兵法?”

      赵浣恭敬回答:“回世子,小子正在学习《九变篇》。”

        “哦?”魏斯眼中闪过惊讶,“这一篇深奥难懂,你小小年纪,竟能理解?”

        赵浣谨慎答道:“段干先生讲解精辟,小子略懂皮毛。”

        魏斯点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赵浣一一作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魏斯越听越是惊讶,看向段干木:“先生这位学生,才华不凡啊。”

        段干木微笑:“云浣天资聪颖,又肯用功,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魏斯打量着赵浣,忽然问道:“我看你口音,似是晋阳人士?”

        赵浣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世子明鉴,小子的确来自晋阳。”

        “晋阳...”魏斯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近来赵氏内乱,你可有所耳闻?”

        赵浣强压心中波澜:“略有耳闻,但详情不知。”

        魏斯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转而与其他学子交谈。但赵浣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不时落在自己身上。

        课后,赵浣匆匆返回客栈,将今日之事告知柳随云。

        “魏斯素以明察秋毫著称,恐怕已经对你的身份起疑。”柳随云皱眉道。

        “那我们是否应该离开安邑?”赵浣担忧地问。

        柳随云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必。若魏斯有意为难,今日就不会轻易放过你。且看段干木先生如何应对。”

        果然,当晚段干木便来到客栈,面色凝重。

        “魏斯世子已经怀疑云浣的身份。”段干木直接说道,“他派人调查了你们的来历。”

        赵浣心中一沉:“那该如何是好?”

        段干木却露出一丝微笑:“不必担忧,这或许是件好事。”

        “好事?”赵浣不解。

        “魏斯世子向来敬佩赵无恤大人,对赵嘉篡位之事颇为不齿。”段干木解释道,“他今日私下找我,表示若你真是赵浣,魏氏愿意提供庇护,并在适当时机助你夺回权位。”

        赵浣和柳随云对视一眼,都感到意外。

      “魏氏为何要帮助我们?”柳随云问道。

        段干木轻叹一声:“诸侯纷争,今日之友,明日之敌。魏氏助赵浣复位,一来可赢得扶助正义的美名,二来可让赵氏欠下大人情,三来...一个由魏氏扶持上位的赵氏家主,自然与魏氏更加亲近。”

        赵浣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这就是政治,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只有永恒的利益。

        “那我该怎么做?”赵浣问道。

        “明日,魏斯世子想私下见你一面。”段干木说道,“这是你的机会,也是考验。”

        次日夜晚,赵浣在段干木的陪同下,秘密前往魏府。

        魏斯在书房接见了他们,屏退左右,只留段干木一人在场。

        “赵浣公子,不必再隐瞒身份了。”魏斯开门见山,“我早已认出你。”

        赵浣知道无法再隐瞒,恭敬行礼:“赵浣见过世子。隐瞒身份,实属无奈,还请世子见谅。”

        魏斯摆手示意他起身:“公子遭遇,我深表同情。赵嘉篡位,违背礼法,天下有识之士皆为之不齿。”

      “多谢世子理解。”赵浣谨慎回应。

        魏斯打量着赵浣,缓缓道:“我有一问,望公子如实相告。若魏氏助你夺回赵氏权位,你将来会如何对待魏氏?”

        赵浣沉思片刻,郑重答道:“赵浣若得复位,必视魏氏为兄弟之邦,同舟共济,永不背弃。”

        魏斯眼中闪过满意之色,却又问道:“若他日赵魏利益相冲突,当如何?”

        这个问题极为犀利,赵浣知道自己的回答至关重要。他沉思良久,方才抬头,目光坚定:

        “国事为重,私交为轻。若真有那一日,浣必明言相告,坦诚相商,绝不暗中背弃。纵有分歧,也当以礼相待,不以兵戈相见。”

        魏斯闻言,先是怔了怔,随即大笑:“好一个‘国事为重,私交为轻’!公子坦诚,令我敬佩。”

        他起身走到赵浣面前,正色道:“魏氏愿助公子一臂之力。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赵浣心中大喜,连忙行礼致谢。

        接下来的几个月,赵浣在段干木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不仅研读经史子集,也学习治国用兵之道。魏斯不时前来探访,与他讨论天下大势,二人渐渐成为好友。

        与此同时,柳随云频繁往来于安邑与晋国之间,联络上了赵无恤的旧部豫让、张孟谈等人。这些赵氏老臣对赵嘉篡位心怀不满,暗中积蓄力量,只待时机成熟,便拥护赵浣复位。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一场意外打乱了所有计划。

        这日,柳随云从晋国返回,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赵嘉得知赵浣在安邑的消息,已派使者前来魏氏,要求引渡赵浣。

        “赵嘉的使者三日后抵达安邑。”柳随云面色凝重,“魏氏内部意见不一,有人主张交出赵浣,以维护与赵氏的关系。”

        赵浣心中一紧:“魏斯世子态度如何?”

        “世子坚持庇护你,但魏氏家主魏侈尚未表态。”柳随云答道,“情况不容乐观。”

        段干木沉思片刻,道:“为今之计,唯有在赵嘉使者抵达前,让赵浣公开露面,争取魏氏宗亲的支持。”

        “公开露面?”赵浣惊讶道。

        “不错。”段干木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三日后,魏氏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典,各方宗亲都会参加。你若能在祭典上亮相,展示才华与气度,必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柳随云皱眉:“这太冒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段干木坚定地说,“这是唯一的机会。成则赢得魏氏全力支持,败则...你们必须做好逃离的准备。”

        赵浣看着二人,心中涌起一股勇气。逃亡的日子他过够了,是时候直面挑战了。

        “我同意段干先生的建议。”赵浣挺直腰板,“三日后,我将在魏氏祭典上公开露面。”

        柳随云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会全力保护你的安全。”

        接下来的三天,赵浣在段干木的指导下精心准备。他不仅要熟悉魏氏祭典的礼仪,还要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祭典前夜,赵浣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明天将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成败在此一举。

        “紧张吗?”柳随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赵浣转身,微微一笑:“有一点,但更多的是期待。这几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叔祖父选择我,或许不是因为我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我愿意学习,愿意改变。”

        柳随云眼中闪过欣慰之色:“你长大了。”

        赵浣握紧手中的玉璜,目光坚定:“我不能辜负叔祖父的期望,也不能辜负你和段干先生的帮助。明天,我会让所有人看到,赵无恤没有选错人。”

        月光下,少年的身影挺拔如松,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明天的祭典,将是他重返权力舞台的第一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