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在午后,沏一盏茶,执一卷书,将整个人扔在软软的沙发上,将身子窝在沙发里,一页一页地慢慢地翻看着,不急不缓地细细地去品味,逐字逐句地去品味,去感受文字中描绘的景致。
把自己带到另一个世界,带到文字里的那个世界,也许能和诗仙李白相遇,相视而笑,相对而坐,斟一杯酒,吟风诵月,共抒情怀;可能会遇到苏轼,尝一尝他推荐的苏氏美食,听听他的心事,是踌铸满志还是已经云淡风轻;或者去瞧瞧陆羽,看看茶园,聆听他口中那个与茶有关的世界。
“又在看书了。”先生手里端了杯茶水,笑意融融地看着我,对这样的我,他早习以为常。
“难得雪后有这般晴朗的天儿,你看那天儿透蓝透蓝的,一朵儿云彩都没有。”我也笑着,把手放在书上,合上了书。
“亏你还是读书人,那是湛蓝的天,哪有透蓝那一说,今儿吃了饭连碗都没刷,我看你是偷懒了。”先生嗔笑着,虽是指责,语气中却没有半点儿责怪之意。
我们早已说好了,若是他做饭,就由我来洗碗,若是我做饭,就由他来洗碗,先生总是将此规则奉为金科玉律,似乎这是他家庭幸福生活的保障一般,倒是我,总是忘在脑后,每每惹来先生调笑,他也不真责怪,总是自己悄悄洗了碗,收拾好了,再来以玩笑的形式告知我。
许是两人都喜读书的好处了,先生总是能把一些生活中琐事和书中的内容或聊天的内容结合起来,以他独有的幽默令我笑着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而我即便知道了,也要狡辩一下,似要挽回些面子,着实有些幼稚了。
“你看嘛,天就像用水洗过了一般,是不是很清透,那天是蓝的,用水洗过的天,可不是透蓝透蓝的嘛。”我又开始了狡辩,非要用自己那一半儿都没有的墨水,说服先生。
“说的有道理,这样说也是透蓝了。”先生不再与我争辩,满面笑意地顺着我的话说下去。
先生总是这样,不会与我计较,也不会与我过多的争辩,因两人实则太过熟实,对于彼此早已融而为一,无论是性情、习惯等等,彼此太过了解,我与先生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寻常的夫妻情爱,更多了则是成为了彼此的亲人,许是经历的多了些,互相之间,多了些关心与理解,也多了信任与包容,他不与我计较也是因为他太过了解我,知道我已体会到了自己不足,也就不再继续揪着不放了。
“就是这样嘛,本就是透蓝的天,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真是舒服,也就冬日才会有这样的阳光了。”外面其实还是冷的,走在街上风刮着还是有些刺骨的冷,屋子里却是另一番天地了,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洒在沙发上,地暖也烧得暖和,穿着袜子踩在地上,脚底传来一阵暖意,袭遍全身,再喝一杯热茶,额角处都会生了细汗,和先生拌拌嘴,觉得日子那般有滋味儿。
“浮生偷得半日闲,估计说的就是你这样儿了。”先生也坐在沙发上,手里的水杯放在茶几上,也拿了本书,随意地翻着。
每次他和我一起看书,倒不觉得他是为了看书,似乎他看书只是为了陪我,很多时候,我看了几章了,他手里的书还停留在那一页,而我总能看到他温柔的目光。
我曾问过他,是否真的喜欢读书,他笑言,喜欢与否不在于面如何展现,而在于读书人自己的内心。
文:肃開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