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求孩子晚上写完作业,可以到外面玩一个小时,可是最近作业多了,想要写完就会很难,如何来保证这一个小时呢。
我就问一个家庭教育高手,他说我的思路就是错的,孩子需不需要休息,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做家长的不应该误导。
另外,晚上应该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态,原则上写完作业,就应该休息,而不是到外面走几圈,兴奋了,回到家里没了睡意。
这个家长一下子就迷茫了,好像让孩子放松一下,再休息也有道理,但是他不想和那个高手辩论,因为这实在是很没价值的事。
高手也好,专家也好,说起来都是不容置疑,好像运筹帷幄,似乎尽在掌握,所以有些家长宁愿敬而远之。
我也很纳闷,凭什么就说必须怎样,在孩子成长中有必须嘛,人家在询问孩子作业多了,应该如何协调原来的生活。
这样的高手就会直接语出惊人,猛一看找到了家长更大的问题,只不过是隔岸观火罢了,不,应该说是盲人摸象。
根本就不去问孩子具体怎么样,就开始下断语,必须怎么样,也许这个孩子适合睡前走一走呢,再说没有人规定到外面就一定心潮澎湃,静静地走一段。
用思考给自己一个总结,总结一下一天的得失成败,或者是什么都不想,就是静静地,帮助自己慢慢的静下来,然后回家睡觉。
幸好这个家长没有被权威裹挟,开始了混乱的教育,或者说他所坚持的,怎么样让孩子开始生活平衡,应该是给了成长更大的契机。
所以我主张交给孩子,如果孩子说他不想写作业,那么家长不如让孩子把可以完成的作业,在原来的时间写完,然后就出去走一走。
请不要有什么负担,作业的问题可以交给孩子,那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习权应该更好的属于孩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家长揽在身上。
如果孩子要放弃到外面走一走,也没有什么关系,生活有了变化,才有了更多可能,因为他们有时间做更多的尝试。
即使出现了后悔,也有时间来重头开始,关键是家长不要纠结,不要开始逼迫孩子,把问题想的长远一点,一切也就简单了。
放在十几年中来看,很多事情都无关紧要,怎么早起和如何休息,只要孩子自己有个选择,并且尝试了坚持,家长就应该听之任之。
而不是用必须怎样来限制孩子,是孩子的成长成了一个监狱,处处受阻问题连连,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也许家长就会真的成为影响孩子的罪魁祸首了。
在这里我想多说一句,作业问题一直都应该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原来听说过家长替孩子写作业,我非常的无语。
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作业是孩子完成不了的,那么说明超出了孩子的成长范围,可以等以后可以完成了再写。
至于教师会不会答应,我想一个有理智的学校教育者,他的理智会告诉他,什么样的作业符合这个孩子,而有的作业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个孩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