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今天是第三天,想出来走走。
早上吃饭时,饭馆旁边放个电子秤,我上去,一看数字,蒙圈了。是秤出错了?减肥减肥,越减越肥。
我真是太难了!
2020.6.26周五晚八点,河南教师读书会管理员张文芬老师领读分享了《杜甫传》一书。
我本就对杜甫特别崇拜,所以认真学习后,于今天再次梳理一下杜甫的一生。
仅是个人浅见,难免疏漏,请批评指正!
少年杜甫:
杜甫出生家庭优越,其外祖更是名门望族。杜甫本人七岁能诗。虽然母亲在他出生两年后去世,但是他有一个疼他胜过爱自己的姑姑。
母亲去世的早,幼年杜甫应该对母亲没有太多印象。小孩三生四岁,才隐隐记事。所以,童年的杜甫应该是快乐的。
有诗为证: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可见少年杜甫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精力充沛,一天上树摘梨够枣无数次。
青年杜甫
二十四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一次进士考试,虽然落榜,但是对他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肩上没有压力,依然可以云淡风轻。
唐朝盛行出游,出游可以增长见识,结交名流,为日后的仕途做准备。此时的杜甫有闲暇有热情有学问,最主要也有经济来源,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
即使落第,又怎会给他的心头蒙尘?他依然是那个胸怀凌云之志,敢上九天揽月的杜甫,依然是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杜甫。《望岳》就是最好的证明: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老年杜甫
人也许只有经历了什么才会成长。中年杜甫屡试而不中,不是他才疏学浅,而是奸相李林甫从中作梗,一句“野无遗贤”断了杜甫的仕途之路。
唐玄宗昏庸无道,眼里只有杨贵妃。35岁的杜甫已初次尝到人生悲凉,这才明白诗和远方原来不属于他。
功名未成,其父去世,小儿子也饿死。原来的衣食无忧突然间生存都成了问题,赊米赊粮已是常事。
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了一份县尉的工作。因为逢迎官长,鞭打人民的生活他做不到。
人总要生存下去,杜甫后来谋了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职位,受人吆五喝六。
为了家人,这份苦他得咽下。家里已饿死一个儿子,尊严和生存比起来,不要也罢。
杜甫中年丧幼子,引发他的思考,自己作为特权阶级的人,比失去田地的农民,到远方打仗的士兵强多了,尚且如此悲惨,平民百姓又将如何?
我觉得这是杜甫最伟大的地方。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儒家思想,他心中一直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可是现实中屡屡受挫。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44岁的杜甫穷困潦倒,他安排好妻小,只身一人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李亨。
不料半途被叛军抓获,困居长安。杜甫走在长安街上,目睹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往昔的繁华不再,而今已满目疮痍。
国破,家亡,本人也垂垂老矣。满腹才华不得施展,不禁悲从中来。《春望》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忧国、思家、悲己。
公元758年,做了一年半左拾遗官职的杜甫,因房琯一案被牵扯进去,被贬为华州司功参事。
古代的左拾遗相当于现代的监察部长。被贬后,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相当于现在国家机关的办公厅工作人员。
我专门去搜索一下,考课是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医筮指医学的,算卦的,行卜的等。
杜甫从洛阳到华州,途经潼关,看见百姓生活疾苦,民不聊生,而官兵又张牙舞爪到处抓人,于是一腔幽愤,写下“三吏”“三别”的著名诗篇。
761年,杜甫本人也是生活窘迫。此时,50岁的杜甫不算年轻,但也不至于年迈体弱。
余映潮老师70多岁了,自称是七零后。
杜甫为啥说自己是“老无力”,连孩童都敢公然欺负他,当着面就把茅草抱走了。
而自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其实是未老先衰,一叹国家衰败,二叹民不聊生。
自己的处境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我觉得杜甫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忧国忧民,即使自己生活窘迫,仍然心系天下苍生。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文字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