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物学家早年做过一个研究刺猬生活习性的实验:
在寒冷的冬天,把十几只刺猬放到寒风凛冽的户外空地上。由于天气很冷,空地上又没有遮风避寒的东西,这些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生存的本能让它们不由得互相靠在一起,但又因为对方身上的长刺而被迫分开。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靠近和分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刺伤彼此的合适距离。
这种情形后来被称为刺猬效应,也叫距离法则。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太远了会显得关系生疏,太近了会出现摩擦,唯有不远不近,才能让双方的关系处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人与人之间走得近,不代表彼此的心灵也靠近了,倘若只是距离近了,反倒更容易出现摩擦,产生厌倦的情绪。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但也要懂得给对方留有空间,把彼此的关系控制在一个相互容纳并相互吸引的范围内。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彼此的空间距离近了,不代表心理距离也近了,彼此间不联系也不代表心里不惦记对方。所以,面对周围的人时,要学会控制好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距离产生美”的效果。
如何用距离判断亲密程度?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将社交区域划分为四种:
公众距离(3.7~7.6米)
这个距离到底是多远呢?想象一下,台上的演讲者和台下的听众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一个评判的标准。保持这样的距离,可以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及,也能够保持神秘感。
社交距离(1.2~2.1米)
这是一种礼节上的人际距离,最常见于职场。这样的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于这种距离中的两个人,既不会害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过生疏,可以友好地交谈。
个人距离(46~76厘米)
这是人与人之间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但可以友好地交谈,让彼此感受到亲密的气息。通常只有熟人和朋友才能够进入这个距离。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往往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会使用社交距离。
亲密距离(15厘米之内)
这是人际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彼此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就算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的话,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知道了这几种距离,有选择性地运用,才能让社交保持一种最佳状态,既不会过于疏远而产生陌生感,也不会因为过于亲密而造成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