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师范类本科生,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教育中的心理科学。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我认为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筋骨,没有或不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无法建造完善的学科体系,本科生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好理论学识,为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储备。这篇文章我将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来谈谈我对《教育心理学》这一本书的自我感受。
在讨论学科体系前,我想谈谈对教育心理学学科的认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其最鲜明的学科特征是交叉性,所以在现有的知识储备中我可以清晰的、鲜明的感受到教育心理学科研究是具有两重性特点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既应符合心理科学的规范和要求,又应考虑教育科学的规范和要求;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教育教学情景中主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又要更关注与教育、教学情景的有关直接关系的问题,以便为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问题提供具体原则和方法。
这是非常基本的问题,其交叉性特点既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存在价值又反映了教学心理学的复杂性,所以对这一学科进行系统的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每一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体系,从系统来看,学科理论体系也是一个系统,是由不同的维度或者不同层面、层次的若干子系统构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归纳为:基础理论、学科理论和相关理论。接下来我将分别就这三点进行阐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从本质看,教育心理学是促进人性发展的科学,但其与哲学伦理等又有很大的区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主体性和交互性。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前提是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如前面所说,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中的心理科学,研究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中的心理学科,教育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教育的中介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全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关于学生发展特点的认识是教育心理学理论的依据。
在作为教育主体中“学生”角色而存在的时候,我总是关注浅表的,并没意识到“教育心理学”这个学科存在的实质性意义,也没有考虑过教育中心理学发挥的科学作用,只是非常表面的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全部构成,毫无章法,而对于教学也是非常粗鄙的定义为性格使然,可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我基础理论的构建是“夯实地基”般的存在。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回答本学科一些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包括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学科价值、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等基本认识和观点。“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教育心理学家都在探讨学科科学问题。”所以对科学学科问题的理解、学习、探讨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多次提到历史发展以及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原因。
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领域,其存在这一领域的理论,这也就是我学习教育心理学时构建体系的主干,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影响教与学成效的相关理论是这个主干的根基,而诸多的具体问题就是小分支,比如:学习动力、知识学习、知识记忆等,都是领域、科学下的小问题。
所以说,我在学习、复习这一学科的时候都是先在领域内进行整理和学习,诸多具体问题的提出对我自身的大学学习生活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等,都是学生个人学习的科学理论依据。学习这本书后,我相信我不仅仅只是学会了科学理论,还收获了对自己个人学习生活的指导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在学习具体理论前,本书主要讲述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这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具有“勾画蓝图”的作用,在当代普罗大众中,心理学只是小知识的堆砌,初入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我们注定是迷茫,而学习“心理学”的梗概知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总结来说,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对于我脑中的教育心理学体系的构建是非常系统性的。所以,在逐渐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科科学知识,更多的是指导自我更好“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有了科学依据的,好的方式方法便是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