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 是 北 宋 文 坛 的 杰 出 领 袖 人 物 , 他 诗 词 文 赋 所 表现 的 豪 迈 气 象 , 丰 富 的 思 想 内 容 和 独 特 的 艺 术 风 格 , 是欧 阳 修 等 所 倡 导 的 诗 文 革 新 运 动 进 一 步 发 展 的 成 果 , 代表 了 北 宋 文 学 的 最 高 成 就 。 他 的 诗 歌 创 作 , 主 要 分 为 政治 诗 、 抒 情 诗 和 写 景 诗 。 苏 轼 的 政 治 诗 揭 露 了 社 会 矛 盾和 政 治 弊 病 , 写 出 了 下 层 人 民 的 苦 难 生 活 。 反 映 了 诗 人贯 穿 一 生 的 政 治 激 情 和 批 判 黑 暗 现 实 的 精 神 。 但 他 的 诗歌 创 作 的 主 要 方 面 , 也 是 数 量 最 多 , 对 后 人 影 响 最 大 的是 许 多 抒 发 个 人 情 感 和 歌 咏 自 然 景 物 的 诗 篇 , 譬 如 在 贬谪 黄 州 后 所 写 的 咏 梅 诗 , 就 是 他 众 多 的 抒 情 写 景 诗 的 一部 分 , 是 苏 轼 诗 歌 创 作 不 可 忽 视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一
“ 在 文 学 作 品 中 , 也 经 常 会 出 现 一 些 描 写 自 然 景 物和 各 种 动 物 形 象 的 部 分 , 但 实 际 上 这 些 自 然 景 物 或 动 物形 象 , 总 是 与 人 和 人 的 社 会 生 活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的 。 它们 只 是 人 的 生 活 的 一 部 分 。 … … 在 一 些 表 面 似 乎 是 专 写山 水 的 诗 篇 里 , 作 家 也 往 往 只 是 寄 情 山 水 , 借 自 然 景 物来 抒 发 某 种 思 想 感 情 ,表 达 自 己 对 于 周 围 世 界 的 感 受 。”
(《 文 学 的 基 本 原 理 》四 十 页 · 以 群 主 编 )。 苏 轼 作 为 诗人 也 是 这 样 的 , 由 于 特 定 的 生 活 环 境 , 他 对 于 梅 花 有 着一 种 特 殊 的 感 情 。 元 丰 三 年 , 苏 轼 被 贬 官 赴 黄 州 , 途 径春 风 岭 时 , 见 岭 上 梅 花 盛 开 , 联 想 到 个 人 的 身 世 , 写 下了 两 首 有 名 的 咏 梅 诗 绝 名 :
春 来 幽 谷 水 潺 潺 , 的 皪 梅 花 草 棘 间 。
一 夜 东 风 破 石 裂 , 伴 随 飞 雪 度 关 山 。
何 人 把 酒 慰 深 幽 , 开 自 无 聊 落 更 愁 。
幸 有 清 溪 三 百 曲 , 不 辞 相 送 到 黄 州 。
诗 人 以 草 棘 中 的 梅 花 自 况 , 梅 花 在 “ 幽 谷 ”“ 草 棘 ”之 中 开 放 , 无 人 赏 识 。 一 夜 风 起 , 随 着 飞 雪 散 落 在 道 路上 。 自 开 自 落 , 开 得 无 聊 , 落 得 忧 愁 。 而 诗 人 的 命 运 不也 是 和 梅 花 的 命 运 一 样 吗 ? 苏 轼 在 这 里 借 助 梅 花 的 遭遇 , 描 写 了 自 己 政 治 上 的 失 意 , 表 现 了 思 想 上 的 矛 盾 。
文 学 艺 术 是 现 实 生 活 的 反 央 , 苏 轼 的 创 作 与 苏 轼 所处 的 时 代 及 现 实 生 活 是 密 切 相 关 的 。 他 的 五 十 多 首 咏 梅诗 全 部 是 诗 人 被 贬 黄 州 以 后 的 作 品 , 这 决 不 是 一 个 偶 然的 巧 合 , 元 丰 二 年 , 权 监 察 御 史 里 行 何 正 臣 等 人 先 后 四次 上 章 弹 劾 苏 轼 。 他 们 诬 陷 苏 轼 的 一 些 诗 文 是 讥 讽 文 字“ 愚 弄 朝 延 ”“ 指 斥 乘 舆 ”“ 无 尊 君 之 义 、 亏 大 忠 之 节 ”宋 神 宗 随 即 下 令 御 史 台 审 理 。 这 就 是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 乌台 诗 案 ”。 苏 轼 出 狱 后 贬 为 黄 州 团 练 副 使 , 本 州 安 置 ,不 得 参 与 公 事 , 近 于 流 放 。 苏 轼 在 黄 州 的 实 际 生 活 是 并不 平 静 的 , 虽 然 黄 州 远 离 京 城 , 他 的 政 治 处 境 仍 然 很 险恶 。 他 在 给 李 之 仪 的 信 中 说 :“ 得 罪 以 来 , 深 自 闭 塞 。扁 舟 草 履 , 放 浪 山 水 间 , 与 樵 渔 杂 处 , 往 往 为 醉 人 所 推骂 , 辄 自 喜 渐 不 为 人 识 ”。(《 答 李 瑞 叔 书 》)透 露 出 忧 谗畏 讥 的 心 情 , 经 济 上 他 也 十 分 拮 据 。“ 诗 人 固 长 贫 , 日午 饥 未 动 ,偶 然 得 一 饱 ,万 象 困 嘲 弄 ”(《 次 韵 李 公 择 梅花 》)他 亲 自 耕 种 荒 地 , 自 号 “ 东 坡 居 士 ”这 个 “ 自 号 ”意 味 着 苏 轼 思 想 上 的 一 个 重 大 变 化 , 佛 老 思 想 成 为 他 在政 治 逆 境 中 的 主 要 处 世 哲 学 。
在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 苏 轼 的 思 想 是 较 复 杂 的 。 李 白 的思 想 虽 较 复 杂 , 但 只 是 儒 家 思 想 和 道 家 思 想 的 结 合 , 苏轼 则 不 然 ,他 在 儒 家 和 道 家 的 思 想 基 础 上 又 加 上 了 佛 家 ,这 三 种 思 想 始 终 矛 盾 地 并 存 在 一 起 。 儒 家 思 想 的 主 要 精神 是 积 极 用 世 , 佛 家 和 道 家 的 思 想 则 是 消 极 出 世 , 它 们在 苏 轼 身 上 又 是 统 一 的 。 因 为 他 习 惯 于 把 政 治 思 想 和 人生 思 想 区 别 对 待 , 因 而 他 在 政 治 上 取 儒 家 的 思 想 , 讲 礼义 道 德 ,“ 以 君 子 长 者 之 适 待 天 下 。 使 天 下 相 率 而 归 于君 子 长 者 之 道 。”(《 刑 赏 忠 厚 之 至 论 》)。 在 生 活 上 则 采取 佛 家 和 道 家 的 处 世 态 度 , 遇 事 达 观 超 脱 , 以 此 来 作 为对 付 政 治 迫 害 和 困 苦 遭 遇 的 精 神 武 器 , 苏 轼 的 这 种 思 想上 的 矛 盾 必 然 会 反 映 到 他 的 文 学 创 作 上 来 。
贬 官 黄 州 后 的 第 三 年 , 苏 轼 写 下 了 另 一 首 咏 梅 诗 :
腊 酒 诗 催 熟 , 寒 梅 雪 斗 新 。
杜 陵 休 叹 老 , 韦 曲 已 先 春 。
独 秀 惊 凡 目 , 遗 英 卧 逸 民 。
高 歌 对 三 白 , 迟 暮 慰 安 仁 。
在 这 首 诗 里 , 苏 轼 表 现 了 他 那 儒 家 的 积 极 用 世 的 思想 , 梅 花 的 高 贵 是 在 与 漫 天 飞 雪 的 斗 争 中 表 现 出 来 的 。
它 的 独 特 俊 美 的 风 姿 就 是 表 现 在 “ 雪 虐 风 饕 愈 凛 然 , 花中 气 节 最 高 坚 。”( 陆 游《 落 梅 》)。从 而 赢 得 了 人 们 的 喜
爱 。 诗 人 笔 下 的 梅 花 就 是 自 身 的 写 照 。“ 独 秀 惊 凡 目 ,遗 英 卧 逸 民 。” 表 现 了 诗 人 不 愿 长 期 隐 居 , 希 望 干 出 一
番 惊 天 动 地 的 事 情 来 。 苏 轼 作 为 中 小 地 主 出 身 的 封 建 士大 夫 阶 层 的 典 型 人 物 。 实 现 自 己 “ 法 相 因 则 事 易 成 , 事
有 渐 则 民 不 惊 ”(《 辨 试 馆 职 策 问 》) 的 政 治 主 张 是 他 毕生 为 之 斗 争 的 目 标 。 他 的 谪 居 生 活 当 然 不 会 使 他 这 颗 赤
热 的 心 平 静 下 来 , 他 在 另 一 首 咏 梅 诗 中 表 示 “ 蕙 死 兰 枯菊 亦 摧 , 返 魂 香 入 岭 头 梅 , 数 枝 残 绿 风 吹 尽 , 一 点 芳 心
雀 啅 开 。” 即 使 处 于 逆 境 , 也 决 不 改 变 自 己 的 主 张 。
抒 写 政 治 挫 折 后 的 人 生 感 概 是 苏 轼 黄 州 时 期 诗 歌 的主 要 内 容 , 他 通 过 呤 咏 梅 花 , 表 现 自 己 孤 芳 自 赏 , 不 随波 逐 流 的 品 格 ,如《 红 梅 三 首 》其 一“ 怕 愁 贪 睡 独 开 迟 ,自 恐 冰 容 不 入 时 。 故 作 小 红 桃 杏 色 , 尚 余 孤 瘦 雪 霜 姿 。
寒 心 未 肯 随 春 态 , 酒 晕 无 端 上 玉 肌 , 诗 老 不 知 梅 格 在 ,更 看 绿 叶 与 青 枝 ”。 诗 中 梅 花 就 是 苏 轼 的 化 身 , 品 格 高傲 不 肯 随 世 浮 沉 , 表 现 了 诗 人 的 倔 强 和 傲 岸 。 苏 轼 常 常用 诗 来 表 露 自 己 的 心 迹 和 对 朝 政 的 不 满 , 他 的 名 作 《 荔支 叹 》《 吴 中 田 妇 叹 》 就 是 遣 责 统 治 者 和 反 映 下 层 劳 动人 民 苦 难 生 活 的 ,这 种 性 格 为 当 时 的 社 会 所 不 容 。为 此 ,苏 轼 的 朋 友 文 同 曾 劝 他 “ 北 客 若 来 休 问 事 , 西 湖 虽 好 莫吟 诗 ”。 郭 祥 正 也 告 诫 他 “ 莫 向 沙 边 弄 明 月 , 夜 深 无 数采 珠 人 ”。 希 望 苏 轼 在 险 恶 的 形 势 和 严 酷 的 迫 害 面 前 保持 缄 默 。 但 苏 轼 在 《 次 韵 答 帮 直 、 子 由 》 诗 中 说 “ 欲 吐狂 言 喙 三 尺 , 怕 君 轻 我 却 须 吞 ”, 并 自 注 “ 帮 直 屡 以 此为 戒 ”。 由 此 可 风 苏 轼 的 性 格 之 倔 强 。 苏 轼 在 离 开 黄 州后 的 元 丰 六 年 所 作 的 《 再 和 杨 公 济 梅 花 十 绝 》 诗 中 进 一步 表 现 了 他 这 种 孤 芳 自 赏 的 玉 洁 品 格 :“ 洗 尽 铅 华 见 雪肌 , 要 将 真 色 斗 生 枝 。 檀 心 已 作 龙 涎 吐 , 玉 颊 何 劳 獭 髓医 。”( 其 七 )“ 长 恨 漫 天 柳 絮 轻 , 只 将 飞 舞 占 清 明 。 寒梅 似 与 春 相 避 , 未 解 无 私 造 物 情 ”。
在 诗 人 的 心 目 中 ,做 人 应 该 象 梅 花 那 样 , 没 有 脂 粉 气 , 保 持 “ 真 色 ” 不 与桃 李 争 春 , 以 自 己 浓 郁 的 香 , 美 丽 的 “ 玉 颊 ” 来 赢 得 人心 。 苏 轼 不 喜 欢 阿 谀 奉 承 , 不 愿 失 掉 人 的 本 色 卑 躬 屈 膝而 求 得 一 官 半 职 。“ 玉 雪 为 骨 冰 为 魂 ”(《 再 用 前 韵 》)苏轼 正 是 以 这 种 精 神 来 对 待 现 实 生 活 的 , 象 “ 梅 花 ” 那 样有 骨 气 、 有 灵 魂 。 正 如 《 宋 史 》 本 传 评 论 苏 轼 时 所 说 的那 样 ,“ 故 意 之 所 向 , 言 足 以 达 其 有 猷 , 行 足 以 遂 其 有为 , 至 于 祸 患 之 来 , 节 义 足 以 固 其 所 实 , 皆 志 与 气 所 为也 。 … … 假 令 轼 以 是 而 易 其 所 为 , 尚 得 为 轼 哉 !”
抒 写 壮 志 未 酬 的 苦 闷 心 情 , 这 是 苏 轼 咏 梅 诗 的 另 一方 面 内 容 。 苏 轼 在 生 活 上 所 采 取 的 道 家 和 佛 家 的 处 世 态度 , 使 诗 人 向 往 陶 渊 明 诗 中 的 归 真 返 朴 和 隐 逸 生 活 的 恬静 。 他 精 通 佛 理 , 深 研 禅 学 , 佛 老 思 想 成 为 他 在 政 治 逆境 中 自 我 解 脱 的 精 神 武 器 。 苏 轼 多 次 遭 受 贬 谪 , 先 后 被贬 到 黄 州 、 惠 州 等 地 , 受 到 一 次 又 一 次 的 政 治 迫 害 , 他的 心 情 是 错 综 复 杂 的 。 一 时 的 悲 愤 和 他 平 日 旷 达 的 胸 怀与 忠 爱 的 心 愿 往 往 交 织 在 一 起 。 这 种 复 杂 的 心 情 在 苏 轼的 咏 梅 诗 中 表 出 了 出 来 : 他 有 时 想 浪 迹 江 湖 ,“ 江 湖 常在 眼 ,诗 酒 事 豪 纵 ”(《 次 韵 李 公 择 梅 花 》)“ 明 年 我 复 在江 湖 , 知 君 对 花 三 叹 息 。”(《 和 王 晋 卿 送 梅 花 次 韵 》);
有 时 又 想 归 隐 乡 里 ,“ 白 发 思 家 万 里 回 , 小 轩 临 水 为 花开 。 故 应 剩 作 诗 千 首 , 知 是 多 情 得 得 来 ”。(《 再 和 杨 公济 梅 花 十 绝 》); 有 时 又 借 酒 浇 愁 ,“ 醉 中 不 觉 度 千 山 ,夜 闻 梅 香 失 醉 眠 。 归 来 却 梦 寻 花 去 , 梦 里 花 仙 觅 奇 句 ”(《 腊 梅 一 道 赠 赵 景 贶 》)。
诗 人 不 厌 其 烦 地 用 梅 花 作 为自 己 排 忧 解 愁 的 对 象 , 这 与 诗 人 初 来 黄 州 与 梅 花 不 期 而遇 所 留 下 的 深 刻 印 象 是 分 不 开 的 。 在 诗 人 屡 遭 打 击 不 得不 借 助 咏 物 诗 来 排 遣 忧 愤 作 消 极 的 抵 抗 之 时 , 其 咏 梅 便多 次 流 露 出 这 种 感 情 。 如 《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日 松 风 亭 下 梅花 盛 开 》春 风 岭 上 淮 南 村 , 昔 年 梅 花 曾 断 魂 。岂 知 流 落 复 相 见 , 蛮 风 蜑 雨 愁 黄 昏 。长 条 半 落 荔 支 浦 , 卧 树 独 秀 桄 榔 园 。岂 为 幽 光 留 夜 色 , 直 恐 冷 艳 排 冬 温 。松 风 亭 下 荆 棘 里 , 两 株 玉 蕊 明 朝 暾 。
海 南 仙 云 娇 堕 砌 , 月 下 缟 衣 来 扣 门 。
酒 醒 梦 觉 起 绕 树 , 妙 意 有 在 终 无 言 。
先 生 独 饮 勿 叹 息 , 幸 有 落 月 窥 清 樽 。
诗 人 途 经 松 风 亭 , 见 梅 花 盛 开 , 此 情 此 景 , 与 十 四年 前 被 贬 黄 州 途 经 春 风 岭 时 是 如 此 地 相 似 。 十 四 年 来 ,宦 海 浮 沉 , 诗 人 又 一 次 被 贬 谪 流 落 他 乡 , 回 首 往 事 , 自有 不 尽 之 言 , 感 慨 颇 多 。“ 昔 年 梅 花 曾 断 魂 ”,“ 蛮 风 蜑雨 愁 黄 昏 ”。 一 是 春 风 岭 上 的 心 情 , 一 是 松 风 亭 下 的 感概 , 身 处 两 地 却 是 同 样 心 情 , 桄 榔 园 中 , 一 树 梅 花 横 斜而 出 。松 风 亭 下 ,两 株 梅 花 明 如 朝 阳 ,在 这 宁 静 的 夜 晚 ,“ 幽 光 ”“ 冷 艳 ” 使 诗 人 感 到 凄 清 , 这 种 感 觉 是 与 诗 人此 刻 的 心 境 密 切 相 关 的 。“ 堕 砌 ”“ 扣 门 ”这 是 梅 花 的 动态 ,一“ 冷 ”,一“ 动 ”,使 诗 人 感 到 迷 离 恍 惚 ,仿 佛 是一 场 梦 。 据 说 隋 代 的 赵 师 雄 傍 晚 遇 一 女 子 , 淡 装 素 裹 ,赵 与 之 饮 酒 至 天 亮 , 起 而 视 之 , 乃 在 大 梅 花 树 下 (《 苏轼 诗 集 》 1736 页 , 王 文 诰 辑 注 )。 苏 轼 认 为 不 只 是 赵 师雄 做 了 一 场 梦 , 他 苏 东 坡 的 坎 坷 一 生 不 也 象 是 一 场 梦吗 ? 诗 人 苏 轼 的 苦 闷 心 情 是 通 过 环 境 来 烘 托 和 表 现 出 来的 。
他 的 另 一 首 咏 梅 诗 也 表 现 了 同 样 的 心 情 ,“ 人 去 残英 满 酒 樽 , 不 堪 细 雨 湿 黄 昏 , 夜 寒 那 得 穿 花 蝶 , 知 是 风流 楚 客 魂 ”(《 再 和 杨 公 济 梅 花 十 绝 》 其 四 )。 苏 轼 由 自己 近 似 流 放 的 生 活 联 想 到 楚 国 屈 原 的 流 放 。 仿 佛 从 历 史人 物 的 兴 亡 史 看 到 了 自 己 的 政 治 归 宿 , 苏 轼 这 方 面 的 咏梅 诗 着 重 复 反 映 了 一 个 有 才 能 , 有 理 想 而 又 遭 遇 坎 坷 的封 建 文 人 的 精 神 面 貌 。 苏 轼 曾 说 ,“ 我 本 不 违 世 , 而 世与 我 殊 ”(《 送 岑 著 作 》),“ 哀 哉 命 不 偶 , 每 以 才 得 谤 ”(《 京 师 任 遵 圣 》)。 他 的 这 些 抒 写 个 人 不 平 的 诗 篇 是 有一 定 的 社 会 意 义 的 , 他 “ 出 世 ” 思 想 的 产 生 主 要 是 因 为“ 愤 世 ”。
苏 轼 还 有 一 些 咏 梅 诗 是 写 得 很 有 生 活 气 息 的 , 表 现了 他 对 梅 花 的 喜 爱 和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 元 丰 八 年 , 诗人 被 朝 廷 召 还 , 心 情 比 较 乐 观 , 写 下 了 一 首 小 诗 ,“ 南行 度 关 山 , 沙 水 清 练 练 。 行 人 已 愁 绝 , 日 暮 集 微 霰 。 殷勤 小 梅 花 , 仿 佛 吴 姬 面 。 暗 香 随 我 去 , 回 首 惊 千 片 。 至今 开 画 图 , 老 眼 凄 欲 泫 。 幽 怀 不 可 写 , 归 梦 君 家 倩 ”
(《 梅 花 》)。 和 诗 人 初 来 黄 州 时 的 咏 梅 诗 比 较 起 来 , 感情 色 彩 是 截 然 不 同 的 。
同 是 过 关 山 , 一 个 是 “ 去 年 今 日关 山 路 , 细 雨 梅 花 正 断 魂 ”, 一 个 是 “ 南 行 度 关 山 , 沙水 清 练 练 ” 前 者 笔 调 是 凄 苦 的 , 后 者 则 表 现 了 诗 人 的 喜悦 心 情 , 特 别 是 “ 殷 情 小 梅 花 , 仿 佛 吴 姬 面 ”, 用 拟 人化 的 手 法 来 写 梅 花 与 诗 人 的 感 情 , 把 诗 人 那 种 按 捺 不 住的 喜 悦 心 情 完 全 展 现 在 读 者 面 前 。“ 北 客 南 来 岂 是 家 ,醉 看 参 月 半 横 斜 。 他 年 欲 识 吴 姬 面 , 秉 烛 三 更 对 此 花 ”(《 再 和 杨 公 济 梅 花 十 绝 》其 十 )。
这 首 诗 表 现 了 诗 人 想归 隐 故 乡 的 心 情 , 但 我 们 从 这 种 感 情 的 抒 写 中 可 以 看 到诗 人 对 梅 花 的 偏 爱 之 至 。 苏 轼 晚 年 从 海 南 岛 北 还 度 大 庾岭 时 写 下 的 《 赠 岭 上 梅 》 也 表 现 了 这 种 对 梅 花 的 偏 爱 之情 ,“ 梅 花 开 尽 百 花 开 , 过 尽 行 人 君 不 来 , 不 趁 青 梅 尝煮 酒 , 要 看 细 雨 熟 黄 梅 。”
二
“ 清 风 千 载 梅 花 共 ,说 著 梅 花 定 说 君 ”( 吴 锡 畴《 林和 靖 墓 》)。谈 到 了 宋 代 的 咏 梅 诗 ,人 们 自 然 要 想 到 林 逋 。
他 的 “ 疏 影 横 斜 水 清 浅 , 暗 香 浮 动 月 黄 昏 ” 是 其 咏 梅 名句 。 南 宋 著 名 诗 人 姜 白 石 的 代 表 作 《 疏 影 》《 暗 香 》 就是 取 其 头 二 字 作 词 牌 名 的 ,可 见 林 逋 咏 梅 诗 的 影 响 之 大 。
苏 轼 对 林 逋 是 非 常 倾 慕 的 , 曾 写 下 了 《 书 林 逋 书 之 后 》“ 平 生 高 节 已 难 继 ,将 死 微 言 犹 可 录 ,自 言 不 作 封 禅 书 ,更 肯 悲 吟 白 头 曲 ”。
从 林 逋 的 “ 疏 影 横 斜 水 清 浅 , 暗 香 浮 动 月 黄 昏 ” 到苏 轼 的 “ 竹 外 一 枝 斜 更 好 ”; 从 陆 游 的 “ 雪 虐 风 饕 愈 凛然 。花 中 气 节 最 高 坚 ”,到 卢 梅 坡 的“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雪 却 输 梅 一 段 香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从 北 宋 到 南 宋 , 吟 咏梅 花 的 名 句 是 很 多 的 , 南 宋 诗 人 陈 亦 梅 在 《 梅 花 》 一 诗中 生 动 地 描 写 了 宋 人 赏 梅 的 盛 况 :“ 江 郊 车 马 满 斜 辉 ,争 赴 城 南 未 掩 扉 。要 识 梅 花 无 尽 藏 ,人 人 襟 袖 带 香 归 ”。
宋 人 对 梅 花 的 喜 爱 也 表 现 在 作 品 的 数 量 上 , 宋 代 咏 梅 诗的 作 品 之 多 , 写 作 阶 层 人 物 之 广 是 其 他 朝 代 所 不 曾 有 过的 。 光 南 宋 张 道 一 人 就 作 梅 花 诗 三 百 余 首 , 写 作 人 物 上至 皇 帝 、 宫 廷 大 臣 , 下 至 平 民 、 隐 士 、 僧 尼 等 。
这 与 宋朝 的 政 治 有 关 ,宋 代“ 冗 官 ”和“ 冗 兵 ”带 来 了“ 积 贪 ”和 “ 积 弱 ” 的 财 政 危 机 和 国 防 危 机 , 国 势 日 衰 。 宋 王 朝又 不 能 有 效 地 对 付 外 来 侵 略 。 最 后 丧 失 半 壁 江 山 。 对 于一 个 国 家 和 民 族 来 说 , 这 是 一 种 莫 大 的 耻 辱 , 加 之 改 革派 和 主 战 派 在 政 治 斗 争 中 最 终 总 是 失 败 。面 对 这 一 现 实 ,一 些 封 建 文 人 便 借 咏 唱 梅 花 等 咏 物 诗 来 抒 发 自 己 的 感概 。
苏 轼 咏 梅 诗 的 产 生 就 是 属 于 这 种 情 况 , 从 苏 轼 的 生平 以 及 他 流 传 下 来 的 二 千 七 百 多 首 诗 作 来 看 , 四 十 四 岁以 前 即 作 者 未 贬 官 以 前 , 未 曾 写 过 一 首 咏 梅 诗 。 苏 轼 两次 贬 官 都 写 下 了 许 多 咏 梅 诗 , 而 以 第 一 次 贬 官 黄 州 时 写下 的 咏 梅 诗 为 多 ,且 对 诗 人 后 期 的 咏 梅 诗 作 影 响 也 较 大 。
在 以 后 的 咏 梅 诗 中 曾 多 次 提 到 黄 州 春 风 岭 , 并 在 晚 年 写下 了 《 忆 黄 州 梅 花 五 绝 》“ 不 用 相 催 已 白 头 , 一 生 判 却见 花 羞 。 扬 州 何 逊 呤 情 苦 , 不 枉 清 香 与 破 愁 ”。
苏 轼 的 咏 梅 诗 是 他 诗 歌 创 作 的 一 部 分 , 在 他 所 创 作的 诗 歌 海 洋 中 不 失 为 一 颗 瑰 丽 的 珍 珠 而 闪 光 。
1985 年 5 月 于 武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