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和4岁的大宝一起散步。大宝一路小跑,当路到小区健身器材区时,看到两个双联漫步机空着,大宝停住了脚步。
随后,大宝嚷嚷着要求我和她一起玩双联漫步机,美其名曰“荡秋千”。看着大宝很热切的样子,我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得到我的应允,大宝很雀跃地三步并作两步,踏上了机子,开始摇晃起来,动作非常娴熟,估计平时婆婆没少带她玩。
此时,看到我还傻楞着站在旁边,大宝一边欢快地“荡着秋千”,一边催促我“妈妈,妈妈,赶紧上来吧,可好玩了。”
我一边答应着大宝“好的,妈妈来了”,一边踩上机子的两个踏板,准备开始晃动踏板。
看到大宝越摇越高,我正想叮嘱大宝要注意安全。可是话还没出口,我却一个趔趄,从踏板上翻落在地,晃动的踏板刚好打在右腿膝盖上。
虽然摔了一跤,可我没顾及自己的疼痛,反而更担心大宝,会不会也因为不小心翻落。
瘫坐在地上的我,刚想抬起头看看大宝的境况,却只见大宝早已从机子上稳步落地,随后走到我身边,关切地对我说“妈妈,妈妈,你怎么了?”
这时,我才感觉到被踏板敲打过的膝盖隐隐作痛。看到大宝那认真的关切样儿,我故作很痛的样子,对大宝撒娇道“妈妈的腿好痛,怎么办?”
大宝似乎灵机一动,摸着我的膝盖,对我说“妈妈,妈妈,我帮你吹吹,吹吹就不痛了”。话音未落,大宝已一头凑到我的膝盖上,对着膝盖哈气。随后问我,还痛吗?
看着大宝一气呵成的动作,我的心里暖暖的,还还是想再试试大宝的反应。于是对大宝说,“还是很疼呢,妈妈走不动了,怎么办呀?”
谁知,大宝咕噜一下爬了起来,背对着我,摆好POSE,和我往常一样躬着背,对我说,“来吧,妈妈,我背你回家。”
看着大宝这小样儿,我被她感动得想哭。我擦去眼角即将滑落的泪水,对大宝说,“妈妈好重的,你能背得动吗?”
大宝很坚定地说道,“我今天吃了好多肉和饭,很有力气的,可以背妈妈的。”
看着她笃定的样子,我缓缓爬起来,轻轻趴在大宝娇小的背上,跟着大宝走了几步,然后很惊喜地对大宝说,“耶,妈妈竟然可以走动了哟。”
大宝听完,很雀跃地转过身,对我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去散步了?”
看着她很期待的眼神,我摸摸大宝的头,对她点点头说,“是的,走吧!”
这次,大宝没有像之前一样,一路小跑,而是陪在我身边,牵着我的手,还时不时对我说,“妈妈,走慢一点,脚还痛吗?”
突然间,我惊讶于大宝的这一系列关怀备至的言行举止。一个懵懂年纪的孩子,竟能如此贴心地让我感动到哭。
都说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事实上也是这样,孩子日常与父母或爷爷奶奶的接触是最多的。家长们日常习惯的语言、动作,孩子可能都会学。
如果家长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志趣。
这段时间,大宝宅在家,很多时候都是婆婆一个人照顾。我想,大宝的贴心一定是受到了婆婆的影响。
从大年初二到现在,将近四个月,除了周末时间,婆婆都是一个人照顾4岁的大宝和才几个月大的二宝,这其中的辛苦自然不言自明。
想着前几天,我还因为二宝从婴儿车上摔下,额头肿了一个很大的包,而责怪婆婆没看好孩子,真想给自己扇两个巴掌。
想到这里,我赶紧让大宝加快脚步,希望能赶在超市关门前,到达超市给婆婆选几件凉快点的居家服。
南宁的天已进入酷热夏季,每天最高温达到36°,而婆婆这些天都还穿着长袖衣,难为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