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高考·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隋(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
【答案】
(1)条件:特定人群的需要;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
(2)报纸成为交战双方的宣传工具;独立战争推动美国报业的自主发展。
(3)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菌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4)适应了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发挥了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作用;成为人民的喉舌,推动了历史进步。
【解析】
(1)第一小问社会条件,根据材料一中“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可知其条件是特定人群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中“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可知其条件是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根据材料一中“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可知其条件是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中提及的时间点——15、16世纪,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其背景有以下几点,其一,资本主义萌芽;其二,文艺复兴;其三,宗教改革;其四,新航路开辟。
(2)根据材料二中“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可知其关系是报纸成为交战双方的宣传工具;根据材料二中“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可知其关系是独立战争推动美国报业的自主发展。
(3)根据材料三中“《新莱茵报》……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可知其原因是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菌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根据材料三中“《新莱茵报》……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可知其原因是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报纸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适应了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第二,发挥了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作用;第三,成为人民的喉舌,推动了历史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