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的资本
岁月变换中,或许唯一不变的就是中年人的苦与难。
敲下键盘的这一刻,各地迎来第一批“阳康”人群。一边是年轻人的狂欢,一边是中年人操劳的日常,狂欢和操劳交相辉映。
同样是感染,年轻人“阳康”后好像可以四处晒脱,中年人却只能被困在原地,且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度假、没有娱乐。
他们“理所应当”都在操劳,或“天选”在奔波。
“没办法,疫情耽误了,就想多挣点钱。”一个跑专车“拉活”的师傅说到。是呀,他的一句话,又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
人到了中年,我们只能背着冠以“责任”的行囊独自闯关,不能喊疼,也不敢停,更不能摆烂。
因为我们没有资本摆烂!
我碰到过阳康后稍作休整就开门迎客的早餐摊的老板,守着零零星星的顾客,却无法给自己做一顿“满意”的早餐。
我见过高烧依然在坚持送餐的美团外卖员,在送完某一餐后坐在写字楼门口喘着粗气,但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机上的抢单提示……
都说人生有百态,可感染后的中年人,分明过着同一种生活。单位、家庭和生活成本扯住了他们的双手双脚。睁眼是孩子、老人和工作,闭眼是房贷车贷和无数待支付的账单。
人到中年,他们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毕竟,多病一天,这生活的担子就得换他们爱的人去扛,少上一天班,家中的开支又怎么办?那些不舍昼夜的奔波忙碌,那些片刻不得喘息的狗血生活,我们虽无法一一亲历,却始终能感同身受。
因为我们没有摆烂的资本!
记得有句话,人到了一定岁数,自己就得活成那个屋檐,因为无法再另找地方避雨了。 中年人的难,在医院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老态龙钟”的老人身后,一定有一个焦灼而疲惫的中年人。他们当中,有的人自己也“阳着”,却依旧要在医院忙前忙后;没有地方睡觉,就干脆在楼梯间坐一晚,看似在摆弄手机,其实大脑已经“空洞无物”了!
他们无助而焦虑,眼睛却要不停盯着,耳朵要时刻竖着,生怕错过自己等了几个小时排的号。
有人说奥密克戎仁慈,总会为一家人留下一个天选某某人。但其实,那些始终能够站立不倒的人,并非比别人更坚强,只是没人帮他抗。
记得有位作家所言:当户口本主页上写上你名字的那一刻,你就再没有倒下的权利。中年人不是不脆弱,他们只是因为有了软肋而变得无坚不摧。
因为我们没有摆烂的资本!
诡辩的岁月里,亘古不变的就是中年人苦与难。逝去的日子,我们忍住了、扛过了。未来的日子,也要继续坚持着、憧憬着。
遍体鳞伤却眼里有光的人,才是平凡生活里最大的英雄。
因为英雄不会摆烂,也不能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