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跟我说起他的家务事,说弟兄们寡薄起来,可能连旁人不如。
他弟兄三人,在不同的城市安居乐业。
他父亲原来长期在农村居住,现在年事已高,身边离不开人,儿子们自然把父亲接来身边同住。
但是无论在哪家,儿子媳妇上班的上班,挣钱的挣钱,上学的上学,老人独自一人关在家里,不读书不看报,无事可做,很不习惯。
老人说城里人家,对面邻居不能串门,出去后又谁都不认识,走在一起又说不上话。
憋闷得难受,老人让儿子送他回农村,死活不肯待城里。
后来,儿子们商议送老人去老年公寓,弟兄三人轮流四个月过问。
老人在公寓里自得其乐,儿子们也安心下来。
昨天下晚,老年公寓打电话给同事,说父亲感冒严重,食欲不佳。
同事立刻打电话给他大哥,让去看看父亲,因为老年公寓在大哥家那所城市。
大哥去公寓照看了父亲,帮助就医问药,随后打电话给同事的弟弟,因为父亲的这四个月属于三弟照料。
同事是家里老二,下班刚到家,他三弟就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责问,父亲生病,为什么先告诉老大而不是他老三,难不成是老大能力强比他会说话比他会办事?父亲轮到他家的四个月,凭什么老大来指手画脚?
同事解释,因为天色已晚,老大离父亲近而你老三在外地离父亲远,让老大先去照看有什么过错?这是在帮你老三,怎么好歹不分呢?
老三媳妇抢过电话,说你老二和老大就是看不起老三,人穷被人看轻呗。
老二生气,这是哪儿跟哪儿,老大帮你照看父亲,怎么无功反而惹出一身的错?
老三媳妇继续发问,这四个月归我家,要你们插什么手?明天我就回去,带老爹去看病,多出来的钱,是不是四家平摊?
听到这儿,老二火从心头起,等明天检查之后,根据病情再做决定。怎么事还没做,就谈要钱?
老三媳妇不罢休,非要老二表态钱的问题。
老二轴劲也上来,你们平时口口声声不是不在乎钱的嘛,怎么现在张口闭口都是钱?明天去检查后,再讨论怎么用钱好不好?
你来我往,电话里吵个不停,老三媳妇俨然一个受气包,摆事实,讲道理,寸步不让。
话越说越多,越说越难听。
同事对我感叹,这还是亲兄弟呢,吵了几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都不肯让步。
我笑笑提醒同事,电话里争吵几个小时,是不是兄弟跟你一直说钱,而你一直谈情?
同事顿了顿,点点头。
我开始借题发挥:就是了,你们路数不同,不在同一频道上,怎么谈得拢?
从道理上说,老三谈钱没有错。我小人在明处,咱先把价格谈好,再做事。假如我把事情做完,你们撒手不认账,我天天盯住你们要钱?说不定撕扯得比现在还难看。
从情感上谈,你老二也没有错。我们是父子,是兄弟,事情一件没做,先伸手要钱,把个算盘拨打得格格响,是不是太过于算计,这还有一点血脉情分?
谈钱在理,谈钱在情,都没有错。
你老二只谈情不说钱,是自己的格调高,但只能要求自己,不能绑架别人。
我又问同事:老大和老二关系是不是不好?
同事点头,他们这两家的矛盾由来已久,老三媳妇一直说老大媳妇瞧不上她。
我说,这就对了,老三媳妇未必生性凉薄,说不定是太不自信。
最后,我笑着对同事说,赞成你!
一脉相承的骨肉亲情,如果都算得到皮到骨,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温暖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