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几道名菜,西湖醋鱼、东城肉、宋嫂鱼羹。西湖醋鱼真不是我一个北方人能吃的习惯的,20多年了,只吃过一次,从此再没碰过。到是东坡肉味道确实不错,时不时的会去品尝一下。
只是对于这道菜的由来,确是有不少误解:我原以为东坡肉是在杭州研制的,原以为苏轼只在杭州任职过一回,原以为他很早就叫苏东坡了。
前几天看到初中课本上那首《卜算子》里所写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知道他曾在黄州任团练副使,这一段我是有印象的。我在听《苏轼传》的时候,讲到他在黄州东坡开荒种地,并自称“东坡居士”,苏东坡的名字是在黄州以后才开始叫的,听到这一段,我大吃一惊:苏东坡原来是后来叫的名字?而且是在杭州任职之后?那东坡肉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在杭州时创造的吗?
带着这些疑问,赶紧去查找资料:1、苏轼确实是在黄州以后才叫苏东坡的;2、他在黄州之后,又回到杭州任职,先后两次在杭州担任官职;3、东坡肉,最早是在徐州兴起,成名有杭州。
综合各类资料,以下说法最为靠谱: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适当保持点好奇心,还是很有必要的,以上关于东坡肉的来由,与大家分享,大家来杭州时一定记得品尝东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