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挑战08第十天】身为教师,要特别会观察

做实验的时候,需记录并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推导原理,教师工作亦然。

观察也是教师的工作之一。

观察学生,从小细节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观察同事,从同事行为学习基本的技能。

身为教师,要特别会观察。

一、观察学生

课堂上,A发了很久的呆,全班四十多人,怎么观察出A在里面发呆呢?

(1)目光扫视法。

目光扫视法是多数长教龄教师的惯用技能。多数情况下,只要尽可能多地环顾学生,总能观察出走神明显的学生。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总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大多数时候,没办法做到观察与讲授兼顾。直到我学习到了其余教师的另一种方法。

(2)分组量化法。

分组量化评价表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分组方式参考但不限于两列大组、一列小组、四人小组、学习小组等。将表格画在或贴在黑板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对某件事做出回应的时候,对应加减分。

最常用的就是一列小组画星评价,该方法快捷,及时给予学生强化,同时帮助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像我这样的新教师,最好用的还是四人小组评价。这种方法细化了量化评价,更具有针对性,能及时锁定未积极参与课堂的四人甚至某人。

二、观察同事

观察同事听起来是一件有点傻的事,有事没事观察同事,看起来就像这人有事。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同事确实比自己探索的进步来得更快。

不知道怎么讲得出彩,观察同事;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处理,观察同事;忘记了开会的时间,观察同事;不知道某项表格怎么做,观察同事;不知道怎么和家长沟通,观察同事……

观察同事,观察其余班级的处理方式,解救之道就在其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