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小舍得》中有这样一幕,颜子悠在遭受到钟老师的语言暴力之后,最应该站出来的母亲田雨岚退缩了,她选择用隐忍来面对,当然她有这个权利,在那一刻,她放弃了自己保护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和自己一起隐忍,希望可以换取学习上更大的进步。家长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家长的保护是孩子成长的底线,否则何谈安全?
一、底线到底是什么?
底线,是指最低的限度,往往是指做人的尊严,人的品格底线,所以叫做自我尊重的底限,但其实每一个人的底线都不同,田雨岚爱孩子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担心钟老师开小灶,便要向钟老师要个说法,当钟老师没有回应后,并且家长们一致针对她时,又怕钟老师给孩子穿小鞋,便又把钟老师告到了教育局,到了报名金牌班时,担心钟老师不收孩子,自己可以当众致歉,为了此事,一次次面对钟老师的“打脸”现场,一次次突破自己做人的底线,直到孩子受到语言暴力,也无半分捍卫尊严的举动,一心只为虚无缥缈的成绩,但是她忘记了,田雨岚追求成绩本身不就是为了捍卫尊严吗?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情不是很浪费吗?
二、尊严的底线从无贵贱之分,却因人而异。
田雨岚的母亲一遇到事情,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都是简单而直接的找当事人,甚至有点撒泼。我们知道撒泼打滚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大概是3岁小孩子要糖要不到的时候会使用的招数,这个举动让很多成人头疼,因为无以应对,往往会激起成人的无力感,从而选择妥协和放弃,所以小孩子索要的欲望里包含着成人无法坚持的拒绝。其实小孩子那个时候没有别的想法,只要要到我想要的那才是硬道理,至于面子、尊严那都不是什么事。田雨岚的母亲以寄人篱下的方式来索要自己的安全与稳定,这一点无可厚非,对于她而言,尊严没有安全来得更可靠,所以看上去没有尊严的事情,其实对于她来讲是最为有尊严的事情。
相较之下,田雨岚的方式要比自己母亲成熟的多,因为对于她而言,安全与稳定不再是必需品,个人价值感才是她最想要的东西,她想像南俪一样拥有一切,甚至期望自己能够超越南俪去拥有更高的价值感,可是她的选择是孩子,就像她妈妈知道自己追求个人价值感无望时,便把这种期望加到了田雨岚身上,所以对于田雨岚来讲,尊严的底线便是个人价值感。
三、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不是成绩,而是自尊价值感!
剧中讲述了择数这样的培训机构,从领导到老师这种无视孩子心灵发展式的填鸭教育,家长们敢怒不敢言,只想借别人的题发挥一下自己心中的怒。这样的心理现象估计让家长们感同身受,一种“孩子在人家手里捏着呢!”的恐惧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作为孩子的子悠因为自己的母亲被老师而迁怒后,母亲选择了忍气吞声。但其实此时的子悠正在建立自己的尊严,正在学习如何处理外来的压力,他满心期许的盼望着母亲可以为自己说话,哪怕是一句保护他的话,不用去将追究老师的责任,不用去找培训机构算账,他都会感受到被保护的力量,从而会习得保护自己的力量,但因为田雨岚自已的尊严没有在这个水平上,所以她根本无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尊重的底线,不是吗?
作为这部剧的观者,最喜欢的角色便是蒋欣扮演的田雨岚,不是因为她的一味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而损害了孩子的成长利益,是因为蒋欣将一个自尊水平没有发育到成熟状态的家长演绎的淋漓尽致,生动而鲜活,在演员被全网骂时,或许大家失去的是一个理性的思考,因为我们没有成熟到那个水平,所以做不出那么成熟的事情,即便你身为大人,即便你身为成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