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来简书5年多了,多次挑战日更,又多次放弃。最长的一次挑战到275天,因为疫情差点崩溃,一个月没更文,从而没有挑战成功。
最短的一次挑战6天后果断放弃,那时候没有钻贝的诱惑,单纯的写,精心的打磨文章,所以不想在日更上和自己较劲。
也许因为一个人在异乡太孤独了,也许是多年养成的码字习惯如喝水吃饭一样成为日常了,所以后来即使没有挑战日更,其实已经在日更了。
钻贝的流通,让写作变得有利可图,再加上自己是白金会员,于是日更便成了获取钻贝的直接途径。
从此,精雕细琢的文章,被速食面一样快速生成了。
所以,熟悉我的朋友,经常感叹我的文章没有从前写的好,我只能苦笑。
都说慢工出细活,试想一个速成的文章,又怎么能做守斟句酌呢?
简书日更要求的门槛很低,每天保证更新100字即可完成日更,而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就是保证每篇文章至少1000字,否则对不起朋友们的赞。
有的时候很累,我也想偷懒,写100字完成日更即可,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
文章写不好也就算了,更100字还不如不更,其实千字文还是很好写。
但千字文要想写的深刻而细腻就很难了,毕竟字数太少,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挖掘出来就写完了。
关于日更的意义,众说纷纭。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读多写,肯定比不写好。
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日更而更,似乎又与真正的写背道而驰。
我不知道别人日更写的文章是否保质保量?特别是那些日更多年的牛人?他们坚持日更那么久,文章质量都能保证吗?
我是没做到保质保量,充其量是为了日更而更。
虽然说每天的生活千变万化,写作的素材也绰绰有余,但流水账一样的记录,我估计写一辈子,也充其量是个文字搬运工吧?
我欣赏那些不日更、却将每一篇文章打磨成精品的写作者。
比如海外党的那些优秀写作者,比如非村,比如叶半居,比如冲浪小鱼儿……比如守护者联盟推荐的那些优秀作者。
他们,才是真正热爱文字的人吧?
他们对待自己的作品,要么不写,要么就写精品,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写作的初衷。
而我们坚持日更的,很多人,只是为了日更。
保质保量的不是说没有,不多。
毕竟时间有限,天天写,肯定不如几天写一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充沛。反复修改和推敲的文章,肯定比速成的日更文好很多。
但是日更也有诸多好处,能够真实而及时记录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感悟和思考。
有些灵感一闪而逝,有些场景很快消失,我们能够及时捕捉住身边发生的一切,用文字记录下来,经年之后回望,也是永恒的纪念。
毕竟,有些精彩瞬间,如果不捕捉下来,时间长了,是不会留下任何记忆的。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
日更365给我的启示是,只要坚持,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有些习惯一旦养成,也就习惯成自然。
反正坚持日更,让写作有仪式感,也挺好,至少保证自己每天劳累过后,还有一方天地供自己的灵魂小憩一会,不至于那么疲惫。
而在写的过程中,见众生,见天地,见更好的自己。
林清玄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然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就离开了尘世。因此我常鼓励别人写笔记,把生活、感受、思想记录下来,这样,一则可以时时检视自己的生命痕迹;二则透过静心写笔记的动作可以“吾日三省吾身”;三则逐渐使自己的思想精明有体系。”
所以,日更,其实也挺好。
齐帆齐年度读书写作成长营第139天打卡
字数:1318 累积字数:23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