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空巢家庭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缺少了孩子的偎依,父母的情感空间出现空白。于是乎,宠物上位,猫猫狗狗粉墨登场。不过就我的观察,还是狗常见些。
首先,小区里、马路上、商店里……到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狗。一周前在管理局菜场,我在一村妇的竹篮里看见了三只呼呼大睡的小狗娃。老妇见我爱不释手,极力怂恿我买一只。我摸了好半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等我买好菜出来,看见先前和我一起摸狗狗的年轻女子抓走了我最喜欢的那个小胖子。她居然只用两元钱就带走了这个小可爱,真是牛。
然后,走到哪都会听人讲“狗经”。一是照料经。对狗狗的照料那真是无微不至,除了家中的日常护理,周末还会带狗狗到J市的宠物店去进行理发、洗澡、剪趾甲等高消费,有的人可能带自己的小孩未必有这么过细,说狗狗是他们的“狗儿狗女”还真不为过。二是入行经。每个人走火入魔的方式也不一样,有主动选择“跳火坑”的,有代为照顾反上“贼船”的,有经人游说一试“成瘾”的,不一而足。三是情感经。牵肠挂肚,百转千回,寝食难安,绝不亚于谈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
一来二去的,我总结出了一条经验:遇见“狗爸狗妈”,称赞狗狗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准还能结交几个朋友,至少吧,也能混成熟人。
一次,下班路上遇见一人一狗,我随口夸道,你这贵宾犬好可爱。“狗爸”当即两眼放光,“你认得这是贵宾?”,然后就开始跟我分享狗经,我也貌似很懂地侃侃而谈。其实我是“狗盲”,只能认出贵宾犬和京叭,而且记得贵宾犬还是在无数次被同事的贵宾犬狂吠后才长的记性。后来又遇见这位兄台几次,每次都会点个头微笑下。
再说京叭。我们小区有只小京叭叫“点点”,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它非常可爱地穿着一套小衣服,当时我就称赞不已,然后煞有其事地向“狗妈”建议,给狗穿双小鞋子就更可爱了。其实我那主意够馊,哪能给狗“穿小鞋”呢?那不是成心让狗不自在吗?不过“狗妈”并不计较,就此与我相熟,每次在小区遇到,彼此都会很亲热地打招呼,我一般还会加一句:“点点,又跟妈妈在外面溜达呢?”
六月我在西安的时候,朋友长途加漫游打来电话,如此破费只不过是想塞给我一只狗。这是她第二次向我热心“推销”了。孩子上大学后,夫妇俩膝下无子绕欢,闲暇时就含饴弄狗。晚饭后打电话没人接听,不用猜,不是在溜狗,就是在被狗溜。
经历了N 次洗脑后,我坚决地对养狗表示了 NO。我不养狗除了怕麻烦之外,皆因一段年少往事。那时家中曾养过一条英俊的黑狗,为它的离去我曾黯然神伤了好久。至于我和英俊狗少年之间的情感纠葛,那就是另一段人生故事了,咱们以后再叙。
(前几年写的,忘了具体时间,应该是 2010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