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季节更替,万物滋长。于我40多年中读书学习来说,这个暑假过的极有意义。
7月1号到7月26号,完成了我私塾《千字文》教学,和《论语》的部分教学。27号和28号在家里收收捡捡。并打理了我的小菜地,我将要去探寻一段文化之旅,我的田园将芜。
29号一早,携幼子乘车到山东烟台东莱国学,开启全新的学习模式。
我与东莱的渊源:
感谢2018年的4月23号读书日这天,在微信上拜读了并结识了东莱的李宁老师。读一篇《我的寒假我的年》之四,加了微信。之后的两三天我又继续读了李宁老师的一些微信信息,学习了视频里的关于《重建文言体系,服务国教育》等内容。视频里一些温暖的话语,️有学习的次第,有系统可追寻,有采录民间尚存不多的,遍及全国各地的几千位读过私塾的老先生。有力量有传承。我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传统文化的一脉。终于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读书日(2018年4月23日)降临到了我的生命中,来丰富我,滋养我,我欣喜若狂,我感觉自己追求的,终于回归到了正确的方式。
你求什么,你就会得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你是谁,就会遇见谁。这是我当下的感悟。
每次读书,学习,备课,品茶听书,出门学习,已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每日里书读累了,就到我的小菜地里看看,拔拔草、浇浇水,还可以看看养的花儿开了多少,即可调节身心,养养眼睛,还有活可做,两不耽误。关于种菜养花,那是我农民的本色,黄土地里长大的我纯厚善良不欺人。手写酸了,就去跑步机上一边跑步一边听书,到了中午11点左右,我就去u忙活午饭了,下午,孩子上学了,我又继续学习,每天学习最少是保证,六到八个小时,这样没有打卡的坚持很长时间了。自学不是为了在朋友圈发图展示或人前炫耀,是为了修身。为了减少自己的不足。“常常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觉得自己的学习的太少了,总觉得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学到位,总觉得对不起孩子,总怕在传道的过程中,走错了路。
直到有一天,我在李宁老师的视频里看见了,一个叫徐健顺的教授,在喜马拉雅搜到了他的语音讲座,之后又在东莱国学定了他的书,《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看了一遍,觉得好,很系统,并从2018年5月9日开始抄起他的书。
关于《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一书,以后我会逐一把他的讲的内容在简书里一一呈现,以此来唤醒那些不懂国学,而做国学的人,不懂文化,还在传播文化、歪曲文化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传承国学,把国学当课外补习班,附庸国家的国情,拿国学培训来挣家长的钱,误人子弟无商量的人。
我曾遇到过一些歪解《三字经》歪解《弟子规》歪解《唐诗》的人,断章取义,结合自己的不成文的理解,来作为工厂、机关、学校等培训内容。牟取私利,沾沾自喜。这是在戕害传统文化,也在害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也曾经见过英语和中国历史一起打包卖,歪曲一些历史,出门作诗,文字、音韵毫无章法,无格律可言,也照样有家长崇拜地五体投地,奉为圭臬,无知而热情地宣传。可悲可叹!
遇见李宁老师,感受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时时刻刻学习、传播正确的方式。真正为文化传承焦急、担心的心理,那种“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心情。
以下是我当时看到李宁老师的微信内容:
走过的岁月
经历的时光
读过的书
爱过的人
藏在文字里
凝结成琥珀
守望沧海
把酒东篱
戊戌正月初一20180216
大年初一,给父母磕头时依然忍不住泪盈眼眶,记得以前老先生说过:“父母子女之间多大恩怨哪?一个头磕下去,哪有父母不原谅儿女的?”这几年也的确感受到了,当儿女能虔诚的跪下去时,那份心意父母能收得到……
给邻居拜年时,被她家一棵硕大的蟹爪兰吸引,听阿姨说,她养这棵花十几年了,忍不住拍照留念……养一棵花尚需十多年之久,文化复兴之路呢?我还是太急太急太急……
下午看了春晚,积累了一些素材,以备讲课之需。当然,看春晚不需要那么聚精会神,于是边看边鈔《幼学琼林》(原文+训诂),这个书太好了,上午时已成功推给了来家里拜年的亲戚……
文化不兴,是读书人的责任,心向内修,从今天起,戒群戒聊……
戊戌正月初二 20180217
除夕过了,初一过了,今天该好好读点儿书了:《三字经训诂》“人之初~不容紊”读至十遍。若时间来得及,想从头抄一遍且梳理相关内容。
《幼学琼林》继续抄写,天文篇接近尾声。以前的读书人连原文带注疏一起背绝对是有道理的。
今日起《百家姓》解字启动,查十几字。发现在《三字经》千字的基础上,记忆亦不是问题,段注看起来几无障碍,再次提醒自己:基础动作,基础动作,基础动作……不必日日坐等灵光乍现,所有对经典的精彩阐释不过来自于基本功夫的熟练运用。
下午看了一场大秧歌,锣鼓喧天,热闹恣意,仰望人间,红尘烟火,景致盎然……
戊戌正月初三 20180218
今天出门走亲戚,先去看望八十多岁的大姨。一年不见,大姨的身体又差了一些,虽然儿女孝敬,生活安适,但无法抵御的是岁月的侵蚀。和大姨聊天时经常走神儿:我 老了,会怎样?
中午在小姑姑家吃饭,八家二十多口,热热闹闹的大家族济济一堂,人间烟火,浪漫红尘,不过如此。午饭后,表妹询问如何教孩子国学?于是面对一大家子人开了个小型宣导会,这算是为巡讲拉开序幕了吗?有亲戚要去听各地的讲座,有亲戚要各种录音……我能说宣导效果还不错吗?
以前,亲戚们聚会,没有人多过问这些。今年从初一开始,基本都是这个话题,而且好几位亲戚开始接触了,这是好事儿。我的家乡~海阳的讲座有五十多人报名去听,亦是好事儿。当身边的人开始接纳并开始学习,这样的国学做起来才能心安理得。
巡讲日程每日更新,沿途不断有人要加场,要准备各种资料,一路散播种子,不必在意何时收获,安心做好自己为要。读《三字经训诂》慰自己: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哪一种学习不是成长呢?
大过年的,她在做些什么,我反思自己,恣意吃喝玩乐走亲戚,很羞愧,于是很想去亲自聆听李宁老师的讲学,看看真正的文言体系,因为2018年的暑假早有安排,不能去参加东莱国学的暑假学习,于是便早早定下了2019年暑假去学习的时间。
7月29号下午,当我从出租车下来,取出行李,踏上东莱国学校门的那一刻,首先第一眼见到的是围墙里面的孔子造像,慈祥仁爱,我带着孩子深深地鞠了一躬。大爷给我开了门,走进东莱,正是晚餐时间,校园安安静静的,听到广播里李宁老师
吟诵《千字文》,特别亲切,这可能是最新版本吧,比在喜马拉雅里面听到的声音要舒缓亲切,上中下调分明。接待的老师和蔼可亲,感觉很舒服……
当我第一眼看到李宁老师向我走来的时候,就认出了他,有些敬畏地跟她打了招呼,她让接待的老师带我们先去吃饭,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没有在喜马拉雅里面那么年轻,这两年不知道他经历了些什么,过的很不好。尤其是身体胖了很多,头发也白了很多。
当我们去餐厅的时候,已经没有几个人吃饭了,吃完饭以后,随这里接待老师去了教室,我和孩子分了行李,把孩子交给了代班老师。就去二楼的师资班学习了。晚上6:10晚自习就开始了,李老师给我们上了《幼学琼林》祖孙父子圈一,这里没有打着横幅欢迎仪式,这里没有我想象的标准间,这里只有学习,来到东来放下行李,马上投入学习。
当晚师资班的带班郭老师给我们分配了任务,这里的卫生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自己做的,这里衣服都是自己洗的,这里的校园绿化都是长期班的孩子做的。我和来自武汉的高老师领到了打扫女厕所的任务,“既来之,则安之”,调节自己的不适应,接受东莱国学的一切安排。长期班如此,夏令营亦如此。
李宁老师,以下称先生。李老师说,先生先生,只是年龄比你大一点,学习国学比你早一些,所谓后生后生,也就是你晚几年生,这私塾先生是个谦称。
先生一字一句带我们吟诵了,祖孙父子部分,
讲解字义,并讲故事。对于《幼学琼林》的学习,我是多年前就开始读的,觉得内容丰富,适合孩子学习,就让《论语》班的孩子来学,平时教学《幼学琼林》,我没有严格要求孩子去背诵原文,只要求掌握里面的内容,知道故事,带孩们读,让孩子回家每天都读书,《天文.地舆》部分要求孩子们背诵原文。当然也有几个孩子会背的,最好的要数一年级的朱嘉骁了。听了先生讲了关于《幼学琼林》学习之后,我对今后的教学做了调整。之后调整的,还有其他的蒙学部分,经典原文坚持吟诵教学,这是我在东莱最大的收获之一。
对于国学教育,对于文言体系,我一直在路上,之前我跟北师大李山教授学习《诗经》,跟孟琢教授学《论语》和《说文解字》,以及学习北师大师资网课《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越来越痴迷,总是觉得学不够,学不透,每学一遍,都有新收获,都有新理解,都向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不已,自我陶醉。并及时作笔记,备课教学也总是一遍一遍,就拿暑假刚刚结束的《千字文》千字文来说,“天地玄黄”四字语出《易经》。“玄黄者,天地之亲也”。“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来写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称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是《淮南子》和《法言》里面的。刘安《淮南子.齐俗》里,说“往古来今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西汉的扬雄在他著的《法言》里面说过:“洪荒之世,圣人恶之。”两部经典上的话,合起来就有了“宇宙洪荒,”这一句话,这种引进的方式叫做暗引。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语出有典。
这次在东莱国学 系统的跟大原老师学习了《三字经》、《千字文》的全文。
这次主攻的是540部首及解字。在关于《说文解字》,这方面我还是很不够很不够的,这次下的功夫基本都在这里。回家还要继续解字。关于《千字文》的学习,每学一遍,得到的知识又深了一层,应了孔子那句话:“温故而知新。”
这次学习内容多,每天总是学不够,越学越觉得自己掌握的太少,国学太广博。我只完成以下内容:
1、文字
学完540部首段注字义,并做笔记,不解之处已向先生、郭老师、郎老师和范老师请教。背诵《说文》原文解释2个。硬笔小篆写了五遍,从第一天到第二十天,天天写一点。试卷完成1张。
2、 训诂
学习吟诵《幼学琼林》之“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完成两张试卷。
3、 吟诵
系统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近体诗、诗经、宋词、文的吟诵。
4、 书法
小篆540部首写了108个字。
5、 理论——徐健顺教授著《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通读全书3遍,其中1、2、3、4、5部分五遍以上。完成2张试卷。
6、 格律、对对子、平水韵
原老师讲解基本的诗词格律常识、郭老师教我们
平水韵106韵目录。先生带我们读了韵部的字。
7、 古琴
学习《黄莺吟》、《仙翁操》
8、 游学
莱州市民之家、云峰山石刻、中华月季园
9、 阅读及其他
《塾学类编》部分、《说文学导论》部分、万教授六书视频2遍。学习《说文解字序》。
东莱20天的学习,收获和学友学有共感,以下是转学友胡亚博的:
“学习收获
1、 恢复读书人的学习传统,按照该有的次第学习,打好扎实的小学基础。
2、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学生的天性和禀赋各不相同,需要先生个性化对待和引导。
3、因材施教的基础是一对一教学,这不仅是形式上的一对一,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师生之间的精神通道,先生的为人和学问一点一滴地,潜移默化地通过讲课、日常对话传递给学生。先生是在替圣贤说话,学生能否读懂读通经典,很大程度上通过先生来激活与经典精神的链接。先生之身不可不修,先生之学问不可不严谨。听先生讲《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深感师生关系之深厚,是相依为命的精神家族。而先生也只有把道立正了,并且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地点燃学生内心的向道之志,否则都是敷衍。
4、因材施教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自学和自修的常态。让学生爱上学习,自觉学习,自觉修养自己的生命品质,先生才能真正安心。先生对待学问和修身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态度。培养和教育是外在的,关键是生发出学生自己正确的三观。
5、经史合参。这次跟着先生学习《史记》,包括观看吕世浩教授的《史记》视频,先生一再强调史是验证经的正确性,先读经是立一个正确的标准来看待历史。这对我很有启发,不管是自学还是带学生,都应加强历史故事的学习。吕教授的视频会继续学习。
6、读书人的精气神。先生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身上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节。刚到的第一天,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对夏令营的一切还茫然无知,问先生这20天都是她带吗?她说是的,回答的自自然然。当时我就心想不简单,看似很家常的装扮,不想人品和学问都是这么不简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期待先生的讲授环节,风趣幽默,又不失学问精神。先生每天处理大大小小很多事务,但抽空就会给我们讲《史记》,真的很感动。
7、学贵有恒。赵老师和先生都反复强调,每天可以少学一点,但关键要坚持,日积月累,自己才长功夫。
8、重建文言体系,关键是重建我们与古人对话的体系,重建与圣贤的精神通道。法古宜今。在同一个文化精神下来解字解经,关键是得其意。
9、范老师和各位学友的善言善行对我启发也很大。范老师做起好事来自自然然,跟她对话中学习到很多治学和生活的经验。我们寝室里灯坏了,她还亲自到校外给我们买灯泡,真的很感激她。离校时,范老师带着两个孩子恭恭敬敬地向孔夫子行礼,文化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10、东莱的老师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学习国际音标,个个精进,把这么专业的学习钻研出来,实属难得。对待学问,不应懈怠。
三、自省
1、没及时看群里通知,赵老师开座谈会时,我迟到了。以后应及时关注群动态,也应及时跟室友询问。
2、习篆没有坚持天天写,一门心思查段注了,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可以少写一点,但每天都摸摸笔,保持这种状态会更好些。
3、复讲。这次学习没能到先生那里复讲,只是请教过疑问,是个很大的遗憾。因为不确定什么时候返程,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查540部首上,希望在学习结束之前,把每个字都弄懂,回去能基本讲给学生听,所以没有完整体验私塾教学的过程。以后有机会,要补上这一环节,给先生汇报日课。
四、计划
540部首是基础中的基础,春节前,把540部首原文背过。《幼学琼林上》原文熟读。然后就是细化到每天,持之以恒。
5、 总结
国学日盛的情况下,更应保持冷静,循序渐进地做学问带学生,因材施教,保证方向的正确。
再次感激先生的细心教导,望先生保重身体,祝福东莱。”
敬上
2019年8月19日于青岛回马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