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或曰“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说这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
因为我不是学医的,对医学常识知之甚少,所以对于“吃饱、吃好、吃少”这句话之对错无法从医学角度讲出什么道理来。但毕竟年近花甲,虽没有吃过猪肉可是真的见过猪走,所以从最朴素的逻辑角度倒是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应该说,这句话的根本所在是“晚上吃少”,至于“早上吃饱,中午吃好”许多时候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因为这往往是自己不能决定的。想吃饱,没有给你准备那么多。想吃好,饭菜不对口,能叫吃好?而唯一能自己做主的还是“晚上吃少”这件事,所以这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对于“吃饱、吃好、吃少”的说法,首先我说是对的,它非常符合古人的生活习惯。在古代没电,很难说上什么夜生活,有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经历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想读书,灯油蜡烛恐怕都负担不起,不然就不会有“凿壁偷光”,也不会有清朝道光举人张锳“加油”的故事了。那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才是常态,吃的太多腹中撑胀,必定难以入睡,所以才有“晚上吃少”的说法。
对于“吃饱、吃好、吃少”的说法,我说是错的,因为它有悖今人的作息规律。当今昼夜不分,除上了年纪的老人,保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习惯的能有几人?晚上10点睡觉应该不算晚吧,若6点晚餐,到10点上床睡觉,这期间间隔4个小时,不正是早餐到午餐的时间吗?若再睡晚些呢?那时饥肠辘辘又怎能安睡?况且谁不知道“吃得饱睡得着”这句古谚。
再者,对于“吃饱、吃好、吃少”的说法,绝不可绝对化,一定要因人而异。有早睡早起习惯的,晚饭就不宜吃得太饱,而有晚睡熬夜习惯的人,则又不宜吃得太少,以免饿得睡不着。
至于说晚上吃多吃少对血脂血糖,对胖瘦体型的影响我就没有发言权了。
张范津 2021年12月11日(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