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流动党员,让“流动红旗”永不褪色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党员群体里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流动党员。他们因工作、生活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地,奔赴不同的地方为生活打拼、为梦想奋斗,虽身处“流动”状态,但他们同样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抓实他们的日常教育管理,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流动党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强,这无疑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越是如此,我们越要迎难而上,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他们“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借助信息技术,搭建起跨越空间的“学习桥梁”是关键一环。如今网络无处不在,我们应充分利用微信等线上软件,为流动党员打造专属的云上送学平台。可以围绕支部近期学习内容,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料,从党的理论知识到最新的方针政策,从生动的党史故事到身边的优秀党员案例,让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参与学习,与党组织保持思想上的紧密相连,在不同的地域都能汲取到信仰的力量,让知识的养分滋养他们的党性修养。

健全沟通机制,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牵挂”也不可或缺。流出地党组织不能“一放了之”,要建立常态化的联络体系,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定期与流动党员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为他们排忧解难。而流入地党组织更要主动“拉一把”,积极吸纳流动党员参与当地的组织生活,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也能找到组织的“家”,融入到党组织的温暖怀抱,增强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

同时,注重实践锻炼,引导流动党员在各地“发光发热”也是重要举措。鼓励他们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流入地的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中去,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党的宗旨,展现党员风采。让他们明白,无论身在何处,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不会变,都要成为一面鲜艳的“红旗”,引领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完善的工作。只有各方协同发力,用心去关爱、用智去引导、用力去服务,才能让流动党员在流动中坚守初心,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成为飘扬的“红旗”,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让党的光辉在每一个角落都熠熠生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