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我生气了。
我内心的火,就像那灶膛里的柴火,在鼓风机的鼓吹下,在熊熊燃烧。那火在舔着锅底,甚至可以听到那“吱吱”的声音。我的眼睛盯着他,我的脑海里有一个声音:打他,打他,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打几下。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他还是个孩子,在这样的教室里,可能还不适应,原谅他吧。你在一年级的时候,不也偷偷摸摸的玩耍吗?瞬时,我的火气就像是灶膛里的火被泼了一瓢水一样,灭了。
这是在下午的延时服务课上,我正在辅导学生的课时作业,纠正写错的字,写错的句子等。突然,小赵同学的身边,“砰”的一声,将班级的同学吓了一大跳。我也受到惊吓。是什么声音?会有危险吗?这时,小赵的同桌说:老师,他把喝的奶袋子吹气,用脚使劲踩的。你说,他不好好听课就罢了,你不愿意改正做错的作业也罢了,可是你为什么要制造紧张空气呢?那一刻,我真的是生气了。我感觉到自己的课堂被打断了,我的权威被挑战了,我的尊严被伤害了,这让我怎么能够忍受呢?
我该怎么办?打他?不行,严禁体罚学生呀。算了?那更不行,其他的学生也学他岂不更糟。惩戒是必须的!我的大脑在告诉运转,对,他的作业不是写的不好吗?就罚他抄写。对,就这么办。我板起面孔,命令他搬着板凳,带着作业本、铅笔,到教室的前面拐角处,趴在板凳上写作业。他的脸上露着微笑,很服从地去抄写作业。我看着他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哎!这样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呀?
下课后,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笑眯眯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他说:我想知道奶袋子吹气后能不能响,会有多响?我说:那你不知道在上课吗?“我忘记了,只想着响不响了”小赵低着头说,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和他约定:你只要把课堂上的内容好好学,课下我可以带你阅读科学方面的书籍,带你去探索科学世界。他马上高兴地答应了。
送走小赵同学后,我想了很多:如果我实施体罚会是什么结果呢?今天的教育会有效吗?看他以后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