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弱者抽刀向更弱者。
学习也是这样,进入高中,随着知识量逐渐增多,难度加大,做为我班的学生,也出现了还不该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好的同学越来越好,成绩弱的同学大有越来越弱的趋势。
半个学期来我特别关注了学习有严重弱科的同学,分别多次交流指导,他们的问题主要是:
1、课堂效率低,懂以为会,对知识理解度较浅
2、作业准确率低,错题较多,但基本从不主动找老师反馈作业质量问题
3、基本不怎么与老师交流,无问题可问,越差越无问,越不知怎么问,几个同学经强行动员,找老师问问题,但无法坚持。理由是,一怕老师太忙,二是自己一看答案就明白了,没啥可问的。
4、严重弱科学生基本没有特别可操作的主动性强的提升措施。学习心态被动而消极。
5、严重弱科学生基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去强化弱科提升。
6、心理着急,惰性极大,对老师的建议很认同却无力执行。
7、以数学为例,当别的多数同学作业正确率高、小周测成绩达到良好时,我班有七八名同学严重低分,但却几乎从不主动找老师分析试卷、分析作业。
8、有同学寄希望于周末假期辅导机构补课,但据我的经验,绝大部分没有效果,有效果的多数是学习本来就不错的同学越补越好,而差的基本还是差的,原因是学习的态度未变、知识结构未变、思维方式未变。
9、非常之差,必须得有非常之举。一个严重弱科的学生,要想实现逆袭,必须保障周末至少4个小时的专门独立学习时间,每天若低于一个半小时的强化时间,都不足以改变局面。
10、专题交流,强化督促:
今晚与学习感觉比较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最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自己的确有很多问题,但是总觉得问题太简单,不值得老师讲,所以没有问。
第二,自己没有多少问题,看一遍好像什么都懂,说明学习比较肤浅,不深入,不细。
第三,自己懒得问。
第四,听课时候都懂,一做题就不懂,看了答案就又懂。说明对概念知识的理解比较浅,只是知道了解而不能做到应用。这更说明对老师的思维思路没有吸收,只是吸收了知识概念而已。
我的建议非常简单,那就是问。老师讲了自己听了,不懂要问。做作业,不懂要问。没有问题,只要做题就会有问题。只要提前预习提前自主学习就一定有问题。
只要有问题,一是要及时批注,二是要及时问。只有交流,才会有思维上的成长。只有思维上有成长,有提升,知识才会有用。、
精准扶贫,任务艰巨,贫的往往首先是心态。
我们共同协作,着力解决严重弱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