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沟通不畅的问题,比如表达不到位导致对方误解,倾听不耐心导致对方觉得你不重视等,那这本书呢就可以为我们带来帮助,它是讲述“表达”与“倾听”技巧和智慧的一本书,帮助我们更和谐地与人交流。
1.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注重语言及表达方法的沟通方式,依照这种方式进行谈话和倾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非暴力是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具体而言,就是强调“观察”、“感受”、“表达需要”与“请求”四个步骤的沟通方式。而与其相对的“暴力沟通”则是忽视以上四种要素,造成沟通不畅的方式。
这个定义可能会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
比如,有些女生常常会对自己的男朋友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之类的话,男方听了可能会觉得很莫名其妙,然后反问:“我怎么不爱你了?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是想分手吗?”女生一听这话肯定生气啊,就赌气式地回道:“分手就分手!”,于是就不欢而散了。
这就是一个暴力沟通的例子,使用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等,对他人带来精神和情感上的伤害,这种无形的伤害甚至比肉体伤害杀伤力更大,更让人难受。
如果上述例子中的女生稍微改变一下表达方式,比如“你最近很少陪我,也很少跟我说话,我觉得你不爱我了”,这时男生的态度可能就不一样了,他会解释一下自己最近在忙什么,之后也会注意这个问题,多抽出时间来陪女朋友。改变一下表达方式,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由此可见,表达时先从客观角度说观察到的事实现象,再进一步说感受会使沟通更畅通一些。
所以,非暴力沟通是相对于暴力沟通的一种方式,在言语上不带有指责,嘲讽,否定等对他人带来情感上的伤害色彩,取而代之的事爱、信任等因素,与人交谈时不再条件反射式地直接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组织和使用语言,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也能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使其可以接受。
2.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知道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那我们就需要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
客观、清楚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结果,不带有主观评价。
(2)感受
清楚地表达自身真实的感受,比如气愤、悲伤、害怕等。
(3)自身的需要
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是什么?或者说哪些需要导致了这样的感受。
(4)请求
说出具体的请求,也就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期待他人采取什么行动。
3.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知道了四要素之后,接下来就是每种要素的具体使用方法,首先要学习的是观察,看似很简单的两个字,也有大学问。
在这一步中,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这一点,恰恰是大多数人未曾关注、容易忽视的要素。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那怎样的表达算观察,怎样算评论呢?如何区分这两者?
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感情色彩的差别。
观察是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描述某种现象,是一种“事实判断”。比如:“这个人身高185cm”、“小红花1千多买了一支口红”等都属于观察;
而评论是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含有感情色彩的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比如:“这个人很高”、“小红花钱大手大脚”就属于评论。
以下是更加具体的区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评论,很少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对别人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学习了观察之后就可以刻意练习一下,比如想发火的时候不要直接说出来,先冷静一下,从现象出发客观去描述,进而表达感受,让沟通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