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同宿舍同学来KM出差,于是约聚会。
我抱着一面怕一面做的想法决定去参加。
为什么怕?
我总觉得自己没有上班了,没有收入了,爱人现在也没有很好的赚钱能力,所以没了底气。
她们在一起总是谈各种名牌衣服、名牌包鞋、名牌高档化妆品,谈皮肤保养,而我对这些一无所知,我也不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和脸部护理,因此在一起时我总是格格不入的那个,我会觉得自己穿得土里土气,自己皮肤最差(我习惯性比较,习惯性自我看低)。
为什么怕了还要去做?
我想起老师说的要去试着经营人际关系,它是获得安全感的最好办法,越是害怕就越要去做,哪怕错了也要做。所以我即使再害怕我还是要去。
做了以后我的负面情绪起来了!
我以为我不在乎这些虚的东西,可是当跟他们走的更近了解更多,就知道他们有多少房产,有多奥贵的车,生活有多奢华,我就会产生一种对比:曾经在宿舍,我自认为自己还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可是现在毕业这么多年过去,却觉得自己混成了最差的,于是我开始难过了,觉得自己能力真差,还眼光不好,没能找到一个能干的伴侣,我在想,要是我也很有经济实力,我还会真的不在意名牌这个问题、不在意房子大小多少、不在意车子奢华与否的问题吗?还是我也会和她们一样俗气的在意这些东西呢?也许当经济水平不同时想法也真的会不同吧,现在的我去看这些东西会很鄙视,那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做到吧,所以我用鄙视的方式、用不在意的方式去掩盖我自己的不优秀。
于是这种感觉自己很差的负面情绪就起来了,自卑感被激发出来了,一直持续到散会,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的负面情绪到底怎么来的。
根源问题:
我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心里营养,我没得到无条件接纳,我没有被重视,所以我觉得我不够好,我不够优秀,我总是要通过不停的对比去确认自己到底是否优秀。
解决办法:
无条件接纳自己,做看得起自己的人。
是的,我小时候不被接纳和重视这不是我能选择的,也是现在不能改变的事实,但是现在我长到大了,当下我可以做的是:我可以重视我自己,我可以接纳我自己,即使现在的我不够好,但是我没有放弃,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人生有很多种活法,我所向往的本来也不是金钱财富和权利,我向往的就是我可以是一个有价值有用的人,我不需要反复去和她们对比来确认我自己是否优秀是否有价值,我对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我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那我还需要继续参加这样的聚会吗?
我问自己,既然她们总是给我带来负面情绪,而且对我来说只有负面情绪没有任何成长帮助,那我还要继续浪费这个时间吗,我不如用这个时间好好的多看两本书,多做两个倾听练习,多听两节健康的课呢?那我有必要继续参加吗?
不是有一种说法叫做:远离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关系,远离那些给你带来负能量的群体。
那我还要继续吗?
我认真想了想我还是要继续,但是继续的原因和目的已有所不同。
过去要继续是不懂拒绝,硬着头皮面对,从开始难过到结尾,回来还要难过上几天,并且非常害怕下一次聚会。
现在要继续是因为,我把这些聚会看作是我看到自己内在问题的机会,我把这些聚会看作是我学会经营人际关系的机会,只要她们愿意约,那我就去。我需要在建立起自信以后才有必要去筛选需要经营的关系,没建立起自信前,就多出去接触,因为都是锻炼的机会。并且我会尝试着表达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而不是默默放在心里嘀咕,比如约着爬山,我想怕长虫山我是可以提出来的,比如一起去吃饭,我更希望吃什么也是可以提出来的,即使不被采纳呢,我也学会接纳,就这样锻炼表达自己和接纳结果不如自己所愿时的落差,我也要学会投其所好。
当然,如果我感觉到我已经不再害怕关系,我已经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时,如果我还是无法让自己投其所好,那时再做决定。至少做到不害怕关系和很好表达自己这两条对我很重要,做好这两条我想我的QTS课程和健康的课程才能得以更好的推进,因为我惧怕关系而让我这些课程无法前行,所以参加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做得好的地方:
虽然今天有难过的情绪,但是也有好多进步和收获。
知道夏同学原来也在涉猎心理学,貌似以后可以也和她交流这方面内容。
我自己克服了自己的不适感,或者说接纳了我自己的不适感和负面情绪,我很快的走了出来,不再像过去一直难过,我今天回到家已经可以开心的哼着小曲做饭了,这就是觉察的力量,找到自己负面情绪来源,找出错误的认知,调试树立正确认知,走出负面情绪,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