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许文清拎着两袋礼品到临村的娘家去探望哥哥嫂子,算是拜个早年,一袋苹果,一袋笋干、冬菇之类的山货。许文清笑吟吟地走在村道上,一路上和年长一点的村民们打着招呼,看样子相熟得很。当然,但凡上了点年纪的村民都认识她,看着她长大,看着她出嫁,看着她历经世事的摧残。
许文清是个相貌平平个头矮小的中年农村妇女,额头的纹路沟壑纵横,似蚯蚓一般蔓延着,攀爬着。面容略显青白色。头发花白紊乱,任其松散地披在肩上,没有任何造型,显然没有经过精心打理。穿一件廉价的黑色棉袄,一条夹棉灯芯绒休闲裤。操一口浓重的客家乡音,浑身上下无不散发出农村妇女的气息。
村民们都叫她阿清,叫得久了,全名倒渐渐被人遗忘了。只记得她是个悲苦的女人,这一路走来,命运对她格外的严苛,受尽了世间的凄冷。
01
阿清念完小学就没再念书了,因为学业平平,未能考上初中。年纪尚小的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帮父母干农活的好帮手。那时家家户户孩子多,像她那般辍学在家务农的孩子多的是。阿清只是批量辍学孩子中的一个,没什么出奇。
阿清干农活,那是拼了命地干,父母干什么,她就跟着干什么,绝不叫苦也绝不叫累。哪像一个十多岁的姑娘,简直就是拼命三郎。勤奋卖力的她上手特别快,很快就磨练成为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无论放牛放鸭、打猪草、砍柴火,还是下地种菜,挑水浇菜、插秧收稻谷等,样样精通,干得有模有样。
阿清在早出晚归的忙活中渐渐长大,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按理说,勤快如斯的女子找个好配偶乃理所当然之事。况且,她拥有农村姑娘所具备的生存技能,那就是农活、家务活干起来一点都不含糊。
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阿清也不例外。因为她个头矮、相貌又平平,找个好婆家谈何容易?在那个年代,农活全靠手提肩扛,与她同龄的姑娘,身高占优势的总是比她更容易找个好婆家。而阿清呢?个头矮也就罢了,还木讷的很,相貌很一般,文化程度又低,只要一张口说话就暴露她文化程度低的短板,除此之外,她既不温柔,也不漂亮,更不风骚。还终日一副粗嗓门,全然没有人家那小媳妇温声细语般的柔情,横看竖看阿清都是个粗陋之人。这不!一个个媒婆领着小伙子喜气洋洋地登门来了,又垂头丧气地走了。